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南通海门:多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再”提升
2024-12-26 16:07:2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始终紧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多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科学布局、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便捷、普惠、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可及率和满意率。

  平台“再”升级,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强引擎”。海门区投资2500万元高标准打造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律师咨询、“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公证办理、司法鉴定、法律援助、行政复议、非诉讼纠纷化解等服务,通过打通该中心与各镇街、各行业部门和政法单位信息流转通道和对接处置机制,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处置、全链条解决”;发挥11家区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以及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平台作用,设立公证业务协办点、法律援助工作点、仲裁业务联系点、立法民意征集点、行政复议咨询点等五站点,充分发挥村居在社会治理中“前哨探头”的作用,实现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

南通海门:多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再”提升

海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宣传“再”发力,拓展法律服务认知“多渠道”。海门区广泛运用“法润民生”微信群、网格微信群发布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法律援助联络点、村居法律顾问等相关信息,利用“法润海门”等微信公众号开设公共法律服务、企暖花开法治行、千名顾问答千问等专栏,方便群众了解公共法律服务;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普法活动为契机,开展送法进村居、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通过普法讲座、解答咨询、以案说法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向群众宣传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并通过法治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

南通海门:多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再”提升

法治文艺表演

  模式“再”创新,跑出法律服务触达“加速度”。海门区根据人口数量、交通状况和对公证业务需求,在9个区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配置远程公证服务一体机,为群众就近办理委托、婚姻状况、国籍、无犯罪记录等十七大类远程公证事宜,切实提高群众办事效率;依托“共享律所”智能法务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及“法润民生”微信服务群等载体,配置律师、司法干警等专业力量,实现各类法律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推动各类法律服务热线、网络平台互融互通、高效运转,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南通海门:多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再”提升

智能法务平台

  队伍“再”提能,锻造法律服务专业“生力军”。海门区组织155名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298个村(居)民委员会法律顾问,法律顾问每月需到村(社区)现场提供不少于8小时的法律服务并提供1次法律咨询,每季度为村(社区)举办1次法治讲座,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为“法律明白人”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采取现场教学、网络教学、法治实践观摩、部门导师轮训等形式对“法律明白人”的思想品德、法律知识、法律实践、调解技巧、涉农政策等方面进行提升,同时运用年度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法律明白人”的服务内驱力。

  “外脑”“再”融合,引入法律服务智慧“新活水”。海门区创新打造“公益法律服务门诊”,由执业经历丰富的专业律师团队提供服务,每周三、周六上午通过现场解答问题方式,围绕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常见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等内容,为民众“把脉问诊”,开出“法律处方”,并提供代写法律文书、调解矛盾纠纷等公益法律服务;在10个重点民生部门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岗,通过竞聘、公示和签约上岗等环节,吸引优质律所团队进驻,制定《海门区公共法律服务岗考核细则》,对日常值班、普法宣讲、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亮点特色等工作进行考核,推动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覆盖到关键领域、民生部门、园区企业。(文/图 张玲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