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传承启新程,江海文化韵悠长。12月17日,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传承基地在南通市崇川区姚港社区开幕。现场,南通大学蓝印花布艺术研究院、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等正式揭牌,发布《绞缬》《蜡缬》《夹缬》《彩印花布》《蓝印花布》五本手工印染技艺专著。
南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全市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项,省级93项,市级148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代代传承,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揭牌仪式
此次建成的蓝印花布传承基地集传统印染实物遗存收藏、展示,印染工艺传承、实践、创新、教学等为一体的传统工艺研究教学基地。通过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精品,传承人指导教学等多种形式,面向院校、社区传授民间印染的精湛技法,传播人文价值、工匠精神以及审美意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真正进入百姓生活中,助力通城文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头连着优秀传统文化,一头连着时代风向,对于传承民族技艺,传递民族自信,传播优秀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南通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的启用为蓝印花布的传承保护利用进一步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不断推动南通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下去、深扎根、结硕果。”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冬梅指出,要做好传承保护、融合创新、薪火相传三篇大文章,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用,做好名师带徒、青蓝结队等传帮带工作,确保让传统技艺守得住、活起来。常态化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文/图 施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