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秦淮灯会、桃花坞木版年画、泰伯庙会等参与申报 春节申遗成功背后的江苏“推动力”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申报由全国各省(区、市)共同推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秦淮灯会、桃花坞木版年画、泰伯庙会等春节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了申报工作。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作为该市非遗宣传展示基地和秦淮区首批非遗特色校园,设有省内唯一的校园花灯历史展览馆——秦淮灯彩稚趣馆,为春节申遗提供了社会支持。秦淮灯彩作为南京独有的文化标识,融百家之美于一体,蕴含着憧憬美好的德育思想及浓浓的家乡情、民族情和家国情怀。
该校校长史晖介绍,从2007年开始,学校选择秦淮灯彩这一秦淮文化中适合儿童、具有教育意义的部分进行传承,开展一系列“秦淮灯韵”教育实践活动。邀请秦淮灯会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担任学校灯彩文化总顾问,作为武小的“传承导师”。每年秋季开学之际,新生们都要在秦淮灯彩稚趣馆举行“点灯仪式”。学校建构了立体、丰富、多元的秦淮灯彩课程。“在欣赏秦淮灯彩、探究灯彩历史、制作传统花灯、创意设计花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和艺术情趣,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史晖说。
“当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我们整个团队都十分振奋!”参与非遗申报过程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感慨万千。在春节这一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中,年画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年画集聚于苏州桃花坞大街区域得名。桃花坞木版年画题材多样,包括祈福迎祥、驱凶避邪、时事风俗、戏曲故事等,《姑苏阊门图》等代表作品广为流传。
该校助力春节申遗的背后,是多年来坚持的口述史收集研究,以及对木版年画资料的抢救性记录。去年3月开始,在文旅部非遗司指导下,赵罡带领由手工艺术学院教师组成的团队承担桃花坞木版年画子项申报的相关事宜,为申遗提供了大量翔实且全面的材料,其中既涵盖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线板、套色板原板、翻刻板等珍贵史料,还包括桃花坞木版年画社的保护措施、传承谱系、新传承人的培养等人文资料。团队共7名教师耗时3个月,最终完成申报主体文本的撰写及配合申遗相关视频的拍摄,为春节成功申遗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华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春节”项目申遗总表中,桃花坞木版年画项目涉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标有“优质教育”和“包容性经济发展”。赵罡解释说,在“包容性经济发展”方面,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包容性体现在利于就业民生,且其行业生产几乎没有污染等。而“优质教育”则体现在,学校一直以“学历教育”的形式,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教育资源,通过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参与到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保护中,从而使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新的传承环境和传承实践。
当下,桃花坞木版年画已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然而,和很多传统工艺项目一样,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曾面临危机。
2001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推动传承与创新,通过技艺研究、新品开发、培养传承人等方式,为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注入新的生机。2006年,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申遗成功并非终点,持续探索非遗的“活态传承”,是赵罡一直都在努力的方向。在他看来,非遗“活态传承”,不仅体现在技艺传承上,还体现在社会传播方面。对此,学校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对年画制作技艺进行数字化流程再造,开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先河,通过开办木版年画专业方向,培养了70余名本专科新传承人。同时,为让年画被更多人看见,他们还推进年画进节日、进校园、进社区、进入老百姓生活,让更多人感知非遗的活力与魅力。
泰伯庙会是江南地区新年开春的第一个庙会,也是无锡乃至江南诸多庙会中最具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力的庙会之一,每年正月初九举行,以纪念泰伯的生日和他开发江南的丰功伟绩。
泰伯,商末周国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为成全父意,让位于三弟季历,携二弟仲雍来到江南,向当地百姓传授先进的耕种技术。他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传播文化,创建了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史称“勾吴”,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吴文化。
泰伯庙位于今无锡市梅村镇的伯渎河畔,始建于东汉,现存主体为明清建筑。庙会体现中华民族崇仰至德先贤的优良传统,体现民众祈求天下平安吉祥的心愿。庙会既有传统礼仪文化展示,也有吴地风土风物、民间文艺、传统技艺等内容的展示交流,体现了丰富的吴文化特色。(新华日报 记者 葛灵丹 程晓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