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上半年江苏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金融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
2024-08-05 14:47:1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召开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就2024年上半年江苏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江苏科技金融和优化支付服务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介绍分析。

  2024年上半年,江苏金融总量继续较快增长,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减。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9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人民币计价的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8.5%,规模连续3个月创历史同期新高,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领先。

  信贷投向重点突出

  2024年上半年,全省各项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重提升,各项贷款新增1.94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88.4%,比2022年同期上升12.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政府债券融资小幅减少,企业债券融资净额为819亿元,同比减少2070亿元;企业股票融资明显收缩,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32亿元,同比减少407亿元。

  截至2024年6月末,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2022年同期下降8.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末下降5个百分点。

  据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孙小光介绍,上半年,江苏信贷投向重点突出,为全区经济稳步回升提供了高质量金融支持。从投向结构看,一是对实体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企业贷款尤其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比年初增加1.96万亿元,同比多增307亿元;其中,企(事)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27万亿元,同比多增63亿元,占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总量的64.5%。二是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力度较大。分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速在各行业中最高,6月末同比增长52.2%,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40.5个百分点。

  外汇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平稳运行

  2024年上半年,在外贸进出口回升的支持下,江苏货物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入同比增长3.4%,规模保持历史同期较高水平,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展现出外贸进出口的发展韧性。

  上半年,全省累计涉外收入3050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2228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822亿美元;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银行累计结汇1237亿美元,累计售汇777亿美元,结售汇顺差460亿美元。

  在各项入境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到江苏游玩的外国客人持续增加。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全力推动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6月末实现全省和重点城市重点商户数量翻番、新增和改造智能外卡POS机1.8万台的关键突破,提前完成全省重点商户外卡覆盖率100%的阶段性目标,有力支撑了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社会民生。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支付结算处副处长周晨阳介绍道,全行联合省委金融办印发《江苏省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工作方案》,已和15家成员单位建立“人民银行+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重点企业”四方协作机制,同时打造“水韵江苏 支付懂你”江苏特色品牌,制发中英日韩繁多语种支付服务指南,上线“境外来苏人员支付和兑换服务电子地图”,向全球宣传江苏支付便利政策。

  科技金融目标量化

  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会同省有关部门,完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工具、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服务、着力打造科技金融创新高地,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据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李军介绍,6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江苏省分行结合方案制定了江苏省科技金融重点工作安排,序时推动《工作方案》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近期还将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全省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要点。

  《工作方案》中明确,要“完善适应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江苏省分行将组织力量开展调研,听取企业的诉求,了解金融机构的关切,突出金融供给侧精准发力,引导金融机构转变传统眼光,创新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人才股权激励贷款等服务,构建梯度式、差异化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李军表示,前期,江苏省分行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效果评估方案》,设置定量、定性共25个指标,按季评估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成效。下阶段,全行将进一步完善该方案,提升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文 陈小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