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南京港首次驶出吃水11.6米海轮
2024-05-27 09:55:26来源:南京日报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原标题:南京港首次驶出吃水11.6米海轮 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下一目标:11.8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1059_b

5月26日,在南京海事局的维护保障下,新加坡籍“艾奥尼克”轮从南京港新生圩港区成功开航前往巴西,这是南京首艘吃水达到11.6米的出港船舶,标志着南京港出港船舶吃水也从11.36米提升至11.6米。通讯员 唐晓凡 张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5月26日上午,在南京海事局的维护保障下,新加坡籍“艾奥尼克”轮从南京港新生圩港区缓缓开出,将漂洋过海前往巴西。这是南京首艘吃水达到11.6米的出港船舶,也标志着南京港出港船舶吃水深度从11.36米提升至11.6米,在南京加快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上迈出坚实一步。

  在新生圩港区,《南京日报》记者眼前的蓝白色“艾奥尼克”轮正停泊在码头,等待引导起锚。中钢船代工作人员介绍,该船长229米、宽32.26米,共装载来自安徽、湖北、江苏三省的化肥5.7万吨。

  从南京港驶出吃水深度11.6米的海轮,这还是第一次。而2024年1月15日,从巴西始发的运粮船——“阿尔法发现”轮停泊南京港,率先以11.6米吃水深度刷新了开埠以来进港船舶最大吃水纪录。一进一出,南京港完成深水港的又一次升级。

  南京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杨朝晖告诉《南京日报》记者,自南京市启动进出南京港船舶吃水提升工作以来,南京海事局积极开展11.6米吃水船舶进出南京港实船试验工作,1月15日以来,已先后保障5艘11.6米吃水船舶安全靠泊南京港。

  上午9时一过,随着码头工人将缆绳从缆桩上解开,大船在引导船引导下,缓缓驶离南京港。据介绍,为了保障“艾奥尼克”轮安全出口,开航前,南京海事局组织执法人员对船舶关键性设备实施安全检查,协调南京引航站资深引航员实施引航。开航后,南京海事局还抽派专人随船,协调长江下游沿线海事部门实施全程跟踪维护,调派南京港集团拖轮全程吊尾随船至江阴。通过全要素水上“大交管”信息化系统,辅助船舶决策。

  吃水深度11.6米大轮的出港,再次展示了南京港作为江海转运主枢纽港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据介绍,虽然只是提升了0.24米吃水深度,却可多装近1700吨化肥,为腹地企业大大节省了物流成本。

  2018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南京航道水深从10.5米提高到12.5米。至此,通航海轮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抵达,南京港由“河港”变为“海港”。

  南京港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唯一实现水铁联运无缝对接的港口,是我国南北交通和江海运输、水陆换装、水水中转的重要枢纽。《南京日报》记者从南京海事部门了解到,11.6米吃水船舶实现在南京港常态化靠离泊,不仅显著增强了南京港的硬实力,同时为南京进出口贸易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有力促进南京经济的外向型发展,提升南京创汇能力。下一步,南京市将继续向“深”挖潜,加快推动进出南京港船舶最大吃水11.8米的突破。

  2024年3月,《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南京提出了近期和远期两个目标。到2030年,我市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货物吞吐量将从目前的约3亿吨提升到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到203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集聚、创新高效”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南京日报 记者 冯兴 何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