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以“进城系列”小说扬名文坛 鲁奖作家陈仓南京西善话人生
2024-05-16 12:16: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5月14日下午,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二十六回活动举办。以“文字是我的另一条命”为座右铭的上海作家陈仓进行主题为“房事、情事、家事——鲁迅文学奖得主陈仓新长篇小说力作《浮生》分享”。本次活动由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李徽昭任学术主持。

以“进城系列”小说扬名文坛 鲁奖作家陈仓南京西善话人生_fororder_图片1

活动现场

  “与文学大家面对面”活动由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办事处、西善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西善桥街道影视文旅中心、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初见知旅共同体承办。

  陈仓,从陕西丹凤县的一个小山村走进城市的职业媒体人,业余全文体写作者。出版有“进城系列”小说集《麦子进城》《小猪进城》等8卷,长篇小说《止痛药》《浮生》,小说集《地下三尺》《再见白素贞》,长篇散文《预言家》《动物忧伤》、散文集《月光不是光》,诗集《醒神》《的门》等20余部。散文集《月光不是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其作品还曾获得《小说选刊》双年奖、《广州文艺》双年奖、第三届三毛散文奖、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等。有作品入选中文教材和外国高考试卷。

  除此之外,他还主持中国文化艺术名家“上海访谈”栏目,已经推出作家、戏剧家、艺术家200余人,执行主编“对话百家”系列丛书《文化酵母》《光的方向》等6卷。

  纵观陈仓的各类文学作品,均以直指人心、催人泪下而见长,被誉为“把故乡背在脊背上到处跑的人”。

  人生起点从苦难开始

  “我是一个见到太阳、遇到下雨同样特别开心的人,因为我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我认为只要活着,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尤其今天我来到南京西善谈文学人生、谈善意善良,看到这么多的文朋益友相聚在这里,真的是美好和幸福的时刻!”陈仓的开场白,表述真挚,一下子拉近了与倾听者的距离。

  陈仓的文学之路,好似一部励志片,有欢乐、有悲情。

以“进城系列”小说扬名文坛 鲁奖作家陈仓南京西善话人生_fororder_图片2

陈仓开讲

  他说:“我认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想象也是‘活着’的范畴,是用我们的皮肉和思想熬出来的。我小时候生活在秦岭山区一个叫塔尔坪的小山村,当时没有通电、没有电话、不通班车,村里不足百人,基本上都是文盲,祖祖辈辈都没有出过一个有学问的人,甚至没有几个人进过城。我七八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不幸去世。因为家里穷,我念完五年级就辍学了,在家帮着父亲干农活,放牛、烧炭、砍柴,样样都干。”

  在苦难的放大镜下,他把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放大到了极致。

  “进城系列”是在写自己

  “我长大以后重回小镇,感慨万千。当年所谓的颁奖殿堂其实就是3间破败的土泥巴房子,当你走在地面上的时候,灰尘会不停地扬起。但是在我的心里,它永远是我人生的起点与盛典。我清晰地记得,学校奖励了我6块钱,我拿出其中3块钱在镇上买了一大袋大米带回了家。那个年代,我们一年到头只有大年三十才能吃上一顿大米饭。我父亲看到这一大袋大米,问我是哪来的?我说用奖学金买的。父亲愣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读书还能读出钱来,从此,父亲转变了思想,义无反顾地支持我上学了。”陈仓说。

  陈仓讲述:“从某种程度上讲,‘进城系列’实际是在写我自己的生活,因为我的根在乡村。在座的各位年轻人,包括我在内,可能现在都不是种地的人,是吧?但是我们试着想一下,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无论你吃的穿的用的,包括我们的飞机大炮,包括我们现在读的书,包括我们所住的房子,包括所有风花雪月的东西,包括所有的神和神话,包括我们每一个人,没有一样是从空中掉下来的,都是从土地里繁衍生息出来的。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片属于你的土地,总有人在为你辛勤地耕耘着这块土地。我的散文集《月光不是光》,写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命运。”

以“进城系列”小说扬名文坛 鲁奖作家陈仓南京西善话人生_fororder_图片3

学术主持李徽昭

  陈仓“进城系列”小说,能够窥见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的冲突与隔阂:农村以及农民,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似乎始终处于一种被裹挟的尴尬状态。对此,陈仓认为,乡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的根本。但是,现在是一个大移民时代,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涌进了城市,这样的乡村是无法寄托乡愁的,是难以安放我们的灵魂的。现在国家倡导新农村建设,这是乡村振兴的良方。

  《浮生》是“时代的百科全书”

  36万字的长篇小说《浮生》,两个月前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编辑的推荐语为“普通人迁徙流变的生活信史,年轻人扎根城市的勇励之作为”。

  《浮生》以媒体大变革为背景,以年轻人买房安家为主线,以充满诗意的故事和浓郁的都市生活气息,描写了一群底层年轻人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

  陈仓感叹:“中国人望向房子的表情有多复杂,现代之城就有多焦虑。”

  记者陈小元和护士胥小曼,是一对从农村来到上海闯荡的恋人。他们决心在“魔都”买房安家,但是耗尽了几代人的血汗,仍然留下一个无底洞,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直不腰,起此起彼伏的情感纠葛和明争暗斗的漩涡。终于入住新家后,房子又存在漏水等严重的质量问题,陈小元开始了“新家保卫战”,经受住了金钱、美色、职位等各种各样的诱惑;胥小曼遭受各种打击,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小说所描写的主题看上去并非什么大事,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却正在深刻影响着一代人的命运,“牵引着年轻人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追梦人生,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安宁、幸福和未来。”

以“进城系列”小说扬名文坛 鲁奖作家陈仓南京西善话人生_fororder_图片4

活动留影

  所以说,陈仓的作品看似是写人文情怀,其实是想写不同的文化,写文化属性下边的人心和人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规律。

  《浮生》被评论界称为“时代的百科全书”,在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多方面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同时,采用比较复杂的情节和结构精准地演绎小说描写年代的推进过程。

  陈仓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小说、散文,包括诗歌、戏剧这种文体,是文学专业的人从文学专业的视角给它分类的,就像切蛋糕一样要把它切碎。实际上,优秀的作家是那种擅长回到生命原点进行创作和不受文体束缚的人。其表达能够跟这个时代去发生共振碰撞,这样的文字才是有力量、有影响力的。(文/图 梁平 范素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