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届江苏拉萨周暨第四届南京墨竹周举办——山海协作同奋进 茉莉格桑共芬芳
“首届江苏拉萨周暨第四届南京墨竹周”开幕仪式
江苏拉萨周举办招商推介会
2023年江苏援藏项目集中推进现场会举行
江苏援藏项目“溪桥工程”筑成群众幸福路
江苏援藏项目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实施打造智慧牧场
苏拉两地联袂打造的西藏首部音乐剧《天·梦》精彩上演
从丰饶秀丽的扬子江畔,到巍峨绵延的唐古拉山,江苏与拉萨远隔3800公里,却因对口支援紧紧相依。自1994年建立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工作机制以来,江苏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发力产业援藏、民生援藏、智力援藏、文化援藏,一批批江苏援藏干部人才扎根“世界屋脊”,和拉萨干部群众并肩奋斗,在推动拉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征程中,书写走在全国前列、富有江苏特点的绚丽篇章。2023年8月,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到西藏学习考察,并出席两省区座谈会,共商对口支援大计,交流成果丰硕。
为全方位宣传展示新时代拉萨城市发展面貌和江苏援藏工作成效,扩展升级两地战略协作、推动苏拉两地人民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巩固深化“苏拉一家亲”新时代山海情,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拉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南京、苏州、镇江、泰州四市合作参与下,拉萨市人民政府和江苏援藏前方指挥部于2023年12月21日至27日在江苏共同举办“2023首届江苏拉萨周暨第四届南京墨竹周”活动。
这是首次由拉萨市人民政府、江苏援藏前方指挥部牵头,在江苏举办的拉萨主题活动。其间,拉萨市党政代表团访问江苏,两地优质企业达成合作,拉萨特色产品纷纷亮相,拉萨市文艺团队、非遗产品等走进社区,受到江苏人民欢迎。新时代新征程上,江苏与拉萨两地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感情更深更实,“山海协奏曲”愈加嘹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文化润心,交流互鉴情谊深
传统藏戏《吉祥古韵》将全场观众带入清净辽阔的雪域高原,藏族舞蹈《扎西谐钦》展现自然质朴的拉萨风情……2023年12月21日晚,“茉莉格桑共芬芳——首届江苏拉萨周暨第四届南京墨竹周”正式开幕,江苏和拉萨的艺术家们以歌声和舞蹈为纽带,连接两地人民的友好情谊。
以文化人,最润人心。近一周,江苏拉萨周文化推广系列活动在南京、苏州、镇江、泰州等地持续掀起高潮,拉萨文化飘向水韵江苏的角角落落,令人着迷。
2023年12月22日,“江苏援藏成果暨记录拉萨”摄影图片展、拉萨好物市集、非遗民俗展演在南京中海环宇城拉开序幕,拉萨堆绣唐卡制作、俊巴皮具制作技艺、尼木藏香制作技艺等西藏非遗吸引大批市民驻足观赏。12月23日,南京玄武湖公园、新街口正洪广场、河西万达广场欢乐上演快闪秀;12月23日—24日,篝火音乐节在南京市环宇城室外广场传递热情声浪;12月24日—26日,西藏(拉萨)电影节在4个城市同步举办,连续3天为市民免费播放来自西藏的“大片”。其间,苏拉两地共同打造的西藏首部音乐剧《天·梦》在苏州湾大剧院上演,苏拉文化合作成果——儿童长篇小说《会发光的声音》新书发布……“我今年3次来南京进行非遗展演,藏香正受到越来越多江苏人欢迎。”国家级非遗藏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旦增曲扎说。
12月25日—26日,“拉萨文化进社区”活动在南京鼓楼、秦淮、玄武、建邺4个区举办,藏族服饰、特色小吃走进社区,引来居民积极互动。南京理工大学大三学生旦增赤列在拉萨长大,现场教授藏语并与秦淮区乌衣巷社区居民互动。“拉萨文化进社区活动很有意义,我也经常和同学们交流藏族文化。”他说。乌衣巷社区党委书记项丽蓉说,他们已约定2024年在社区举办一场更大型的表演。
拉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强表示,此次活动是江苏对口援藏工作的一次模式创新,搭建了深化人文交流、互通合作的新平台,架起了江苏人民了解拉萨、体验拉萨、携手拉萨的新桥梁,必将有力促进拉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拉萨市将与江苏人民携手开拓新征程、共绘新图景,续写新时代苏拉“山海情”。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谢润盛表示,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援藏工作,坚持真情援藏、科学援藏、持续援藏,组织实施了一批促发展、补短板、强弱项的支援项目,办成了一批暖人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好事实事。江苏将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大工作力度,扎实做好援藏工作,为拉萨发展增添新动能,为全国发展大局贡献江苏力量。
文化援藏,让苏拉两地人民交流交往交融更深更实。江苏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将援藏资金和力量重点向“三交”项目倾斜,资金规模和比重均高于“十三五”时期,且实现2023—2025年援建资金递增。“手拉手民族团结一家亲”青少年夏令营、“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等创新活动好评不断,援受双方平均每年开展各层次交流200多批近2000人次。民族特色歌舞《拉萨情》、音乐剧《天·梦》已开展多次巡演,拉萨藏晚35年来首次走出西藏赴苏录制,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
产业提振,铺设富民宽广路
除了文化艺术盛宴,还有大批合作在这个冬日达成,助力拉萨经济高质量发展。12月22日,拉萨招商推介活动在南京举办,拉萨的投资环境、招商政策、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以及拉萨好物、拉萨好水,给参会企业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拉萨投资,能收获什么?
“过去8年,我们在拉萨获得最有温度的支持,不仅有充足的空间创新创业,经营成本也大大降低,感受到充分的政策保障。”西藏藏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焱说,西藏已成为公司员工的第二故乡,他们为西藏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到振奋,也为自己在雪域高原上发挥光和热深感自豪。
“西藏风景优美,人们热情善良,经商环境良好。”江苏全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华说,公司专营西部旅游线路,2022年7月积极响应号召,到西藏投资打造全景文旅基地。第一期投资5000万元,已正式运营。二期计划研发特色文创产品10款以上,预计服务游客10万人次。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为支持拉萨旅游发展,当天,“苏心游”拉萨专区正式上线。在江苏文旅的数字化技术支持下,“圣洁拉萨”数字旅游卡2023年首次发行,游客持卡可免费游玩著名的纳木措、思金拉措、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和康玛温泉等景区,方便实惠、冬夏皆宜。
重视经济提振,更重发展理念同频。这场招商推介是江苏持之以恒推进产业援藏的精彩缩影。2023年以来,江苏援藏指挥部把产业援藏作为重中之重,三措并举推动拉萨产业完善链条、扩大规模、提质增效。
招商方面,江苏援藏指挥部创新项目专班跟进、挂钩联系、并联审批“三项制度”,2023年1—10月招商引资133个项目,实际到位资金99.56亿元,带动就业3030余人,居援藏省份首位。
项目方面,2023年实施的55个援藏项目更加突出产业和民生领域,达孜高原生态旅游、墨竹小菜籽油等一批产业项目形成品牌,投资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洋河集团朗热酒村开工建设,2024年投产后将贡献超10亿元年产值、带动1000余名农牧民增收致富。
此外,江苏还向拉萨经开区、高新区等国家级园区派驻分管经济工作的援藏干部,推动出台发展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一批产业政策。墨竹格桑花开产业园、林周格桑塘农牧产业园等援助园区引育企业30余家、吸纳就业2800余人,曲水雅江工业园厂房成为标准化厂房标杆,南京江宁开发区与拉萨经开区探索东西部经济开发区合作新模式。
苏拉携手,团结奋斗共繁荣
首届江苏拉萨周的成功举办,其背后是江苏29年持续援藏的孜孜以求。江苏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坚定坚决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有为姿态,扎实做好对口援藏重点工作。在2023年国家对“十四五”时期对口支援西藏进行阶段性绩效综合考核评价中,江苏综合绩效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江苏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小组团”援藏部署,成立工作组,围绕市场、旅游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培育拉萨好物、拓展销售平台、广泛宣传推介等市场“小组团”援藏重点工作,全力做好完善产业规划、提升景区品质等文旅“小组团”援藏重点工作,服务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举办“拉萨好物”特色产品评选活动,精选青稞食品、牦牛肉加工等20余家企业的产品列入特色产品项目库。在南京设立拉萨产品前置仓并常态化举办推介会,推动“地球第三极”品牌及奇正青稞等高原特色产品上线江苏“交控商城”等近10家平台,线下超市累计销售超千万元。江苏与拉萨签订《苏拉客源援藏协议》,组织两地文创企业签订助销代销协议,积极引客入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江苏启动实施10大类80个“格桑花开·民生微实事”二期工程,建成一批道路通达、供热供氧等暖民心、惠民生项目,农牧民群众广泛受益。墨竹工卡的70多座“便民溪桥”,打通5.6万名农牧民家门口的“微交通”;援藏资金8010万元,成功改建32.3公里农村“幸福路”;“党建+养老+就业”村级养老驿站模式,让农牧民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组团式”医疗援藏不断深化,开展医共体建设,引进云计算远程诊疗等40多项新技术,累计开展门急诊6000余人次、义诊100余次,免费诊治患者9300余例。
除了派遣精干援藏队伍,江苏更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在智力援藏方面,江苏深入推进柔性人才支援与智力支持工作,加大对受援地区支柱产业、重要领域、关键技术的支持,精准选派相关专家短期赴拉萨市,指导西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络建设、水利管护等工作。组织拉萨专业人员赴江苏集中培训和锻炼50多批、1680余人次,在藏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00余场,培养培训干部人才3500余人次、专业人才超4000人。江苏教育、医疗队与当地人才全部结成“师徒对子”。
山一程、水一程,29年光辉岁月,苏拉两地人民守望相助,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中华大地绚烂绽放。拉萨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江苏援藏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陈静表示,江苏援藏干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与受援地干部群众携手奋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续写新时代“苏拉情”奋楫扬帆,在新征程上谱写东西部共同富裕新篇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