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企业诚信经营,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苏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开展以“企业信用看苏州”为主题的媒体采风活动。来自中央和省市20余家媒体走访了苏州5家省、市级信用示范企业,深度体验苏州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
图为参加“企业信用看苏州”2023媒体采风活动的参与人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十四五”以来,苏州持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整体布局,信用服务实体经济成果丰硕,信用助推社会治理精细全面,基本建立起具有苏州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苏州多项创新举措在国家和全省推广,多次获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考评第一等次,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连续两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企业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而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从这方面来说,企业和信用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据观察,本次走访的5家信用示范企业普遍重视企业信用管理,在明确信用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并完善信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信用管理团队、应用信用管理信息化系统、借用外部信用工具等手段规避风险、强化管理。
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位于苏州太仓,是伟速达联盟在中国的全资分支机构,为中国的汽车客户提供设计、开发、生产的全方位服务。据介绍,伟速达信用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石是信息安全体系TISAX,这是一个可信任的信息安全评估交互平台,使注册参与者能够交换信息安全评估的结果。得到TISAX证书是公司在整个行业中得到认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诚信体系建设对企业来讲是一种生产力。”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张寅春表示,公司将诚信上升为一种文化来经营建设,有了这种文化在背后,公司无论是跟供应商、客户还是跟员工之间的沟通成本都是最低的。在信用体系建设上的投入也会带来员工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公司竞争力提升、效益增加的最终目标。
位于苏州高新区的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器、POS机和电路板等电子消费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液晶显示器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
“作为江苏省第一家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约的大型企业,我公司率先开创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先例,为出口创汇的安全性做了最充分的保障;在内贸险方面,我们与科法斯和中信保两家保险公司合作,针对不同客户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合他们的保险,为应收账款的安全性保驾护航。”苏世达财务处会计经理朱奕介绍,除使用保险公司之外,他们也会使用第三方工具,如信用中国和企查查等,对客户资质进行调查,确保合理授信和规避风险。
雅士利涂料(苏州)有限公司是立邦集团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企业采用立邦集团先进的信用管理理念,建立完整的信用管理组织架构,全面把控企业风险。
图为雅士利涂料(苏州)有限公司工厂。何蕾摄。
在信用信息化管理方面,雅士利创新建设电子签名系统平台,可以全面支持移动签署功能,实现随时随地签署,为业务开展节省大量人力与物力。此外,为解决核对施印文件难、人情章等印章管理痛点,雅士利开发智能印章管理系统,员工审批通过后可凭“授权码”使用智能印章自助施印,施印设备后台即时保留用印人照片、用印文件影印件等信息。
盛虹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盛虹控股的子公司,专业从事化纤长丝类、超细高密类等中高档面料、里料的印染加工,位居全国印染行业十强企业首位。
图为记者参观由盛虹集团创建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受访者供图。
盛虹集团印染办公室主任朱冬兰介绍,为了加强公司的信用管理能力,公司共建立了16套信用管理信息化系统。2020年公司建立了“盛虹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16套信用管理信息系统都在平台上得到统一管控,进一步优化信用管理工作。
创建于1956年的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品牌、制造、物流为主体,面料、服装及相关配套生产为主线,集织造、染色、绣花、印花、成衣一条龙服务的大型纺织企业,曾获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多项荣誉。
图为东渡纺织集团智能调控中心。何蕾摄。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东渡纺织集团一直重视技术创新,积极探索信息化信用管理的同时,把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企业诚信发展的重要一环来建设。比如,东渡通过和陕西城市经济学校、贵阳市盲聋哑学校合作,安置残疾学生进行就业,为特殊群体提供实现自立自强的机会和平台。东渡纺织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招收六十多名聋人员工,其中还有两对在工作过程中“喜结良缘”。
作为苏州2023年度诚信文化提升月系列活动之一,各家媒体在此次采风活动中对苏州企业信用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纷纷对苏州企业信用管理创新举措点赞。苏州市作为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相关经验和成效具有很大的推广学习价值。(新华网 作者 何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