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连云港:目标“海洋强市” 驶向“碧海深蓝”
2023-04-06 09:49:07来源:新华日报编辑:陈小雨责编:蒋硕

  原标题:连云港连发三份文件绘蓝图,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400亿元——目标“海洋强市”,驶向“碧海深蓝”

连云港:目标“海洋强市” 驶向“碧海深蓝”

连云港:目标“海洋强市” 驶向“碧海深蓝”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的重要城市之一,连云港应该如何把握机遇?

  在2月份召开的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提出,要充分认识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举全市之力建设海洋强市,坚定不移做大海洋经济规模、提升海洋经济层次,做强实现新时代“后发先至”的“蓝色引擎”,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大局中展现应有担当。

  三份文件,绘就发展蓝图

  海洋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2022年10月,连云港市市长邢正军主持召开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部署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随后连云港市率先成立全省首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日前,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接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连云港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连云港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三份文件,绘就发展蓝图,进一步明确海洋经济发展路径,推动国家现代海洋强市建设。

  三份文件围绕产业强海、科技兴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等方面,细分78项具体内容、155项目标任务,明确牵头和共同责任单位,持续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数字治理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形成全域、全面、全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面朝大海,连云港不断“落子”。2023年是连云港招商引资攻坚突破年,该市在全国设立7个区域性招商中心,其中一站特意选在了海洋产业集聚的青岛,为引进高质量海洋经济产业项目奠定基础。在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连云港还聘请吴有生、金翔龙、侯保荣、严新平、肖伟5位院士为海洋经济发展顾问,举行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联合研发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揭牌仪式和连云港市海洋装备产业园、连云港市海洋经济产业园、中国南极磷虾资源应用研究中心授牌仪式。

  “市财政将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同时成立海洋经济发展基金,加强对重点海洋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连云港市发改委沿海处处长任书毅介绍,目前连云港已成立海洋经济发展工作专班,下一步将推动沿海县区建立健全海洋经济工作推进机制,提升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合力,加快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重点推动智慧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中远智能接卸装置制造等一批海洋经济项目。

  禀赋优越,发展底气足

  连云港为何对发展海洋经济寄予厚望?

  从资源来看,全长195.88公里的海岸线,7516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汇聚“港、渔、景、岛、涂、能”等多种海洋资源,这是连云港发展海洋经济的信心所在。

  从发展来看,涌动着的蓝色浪潮,见证了连云港从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拥有亿吨大港的海洋大市的风雨历程。全市海洋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682.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47.7亿元,对GDP的贡献率常年保持在25%以上。

  “连云港市海洋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国家统计的15个海洋产业中,除海洋油气业和矿产业外,连云港市拥有13个。”任书毅说,目前,连云港市海洋生产总值主要集中在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三大支柱产业,相关产值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50%左右。

  谈及海洋经济,不得不提到港口。1933年开港的连云港港口,90年来创造了很多个“全国第一”,比如连云港港口30万吨级矿石码头,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码头之一,部分货种装卸效率全国第一。2022年连云港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更是突破3亿吨,成功迈上新台阶。

  2018年,连云港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2019年,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成为中国第七所、江苏唯一海洋大学。2022年,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立,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签约共建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建成省级以上涉海重点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30余家,在海上通信导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上风电等技术领域取得一批突出成果,716所开发“海洋北斗”并投入使用,中复连众“海上及低风速风电大型叶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首创多个型号风电叶片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一项项亮眼成绩,让连云港发展海洋经济底气更足。

  迎难而上,争当弄潮儿

  海港城市,往往给人们经济发达的第一印象。1984年,国务院批准14个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经过近40年的开发、发展,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抢抓先发效应,综合运用国家优惠激励政策,充分挖掘自身发展优势,大多数城市先后成为改革开放的示范园、发展创新的先行区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目前,这些城市以占全国1/14的人口创造了1/5的GD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然而,连云港在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中的地位不够突出,总体发展水平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有待完善。当前,连云港市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较慢、规模较小。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文化旅游业等传统海洋产业虽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仍停留在产业链初级阶段,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亟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海洋经济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由于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平台较少,没有和海洋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格局,主要海洋产业市场竞争力偏弱,海洋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缺乏,海洋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

  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压力显著加大。“十四五”期间,区域资源、人才、港口等领域竞争更加激烈,连云港市未来发展面临更大压力。此外,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部分涉海企业应对海外市场变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能力较弱,受到冲击较大。

  ……

  面对这些问题,连云港迎难而上,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建立,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不含石化产业产值),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目标主动放弃了石化产业的“数据支撑”,这无疑增加了发展难度。对此,任书毅表示:“会有压力和挑战,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连云港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向“碧海深蓝”前进

  站在新起点上,连云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取得更大突破?

  强优势、补短板,连云港将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坚持三产联动,推进海洋产业实现新突破。“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任书毅说。

  海洋装备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代表着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方向。根据《行动方案》,一方面,打造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强化海洋产业孵化载体建设,赣榆区建设综合性海洋经济产业园,市开发区建设海洋装备产业园,加快中远海运智能装备、石化大型高端装备等制造基地、716研究所产业基地和702研究所、海洋大学产业转化基地建设。

  另一方面,发展海洋装备产业。加快发展风电装备产业,发挥中复连众等企业风电装备制造龙头带动作用,推动智能焊接装备、双菱风电三期、国电大兆瓦叶片车间改扩建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海洋智能装备产业,加快“海洋北斗”、智能船用装卸臂等海洋装备技术领域成果转化,重点发展智能装卸、海洋油气装备、船舶节能减排装备及海水淡化、深海探测、海底资源开发、智能化养殖等海洋船舶和设备装备。推动燃气轮机核心部件制造和总装集成产业入驻。全市海洋装备产业产值3年平均增速达到15%以上。

  培育壮大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也是一大亮点。近年来,连云港加快建设“中华药港”,培育了恒瑞医药、康缘药业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的良好发展势头。《实施意见》提出,连云港将依托“中华药港”,制定“蓝色药库”计划,鼓励医药企业加大海洋药物研发力度,引导生物医药企业建设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孵化中心,加强对外合作,引进海洋药物领域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海洋药物筛选、药靶蛋白和海洋药物合成技术攻关,加快海洋生物药材及基因工程药等研发。

  “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连云港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入推进科技兴海,力争到2025年,建成省级以上涉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5个,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超过35个;新增涉海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50项,落地转化科技成果300项,涉海校企合作联盟达600个,初步建成江苏沿海科技创新先导区和高端要素集聚区,成为全国具有特色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为全市增强“蓝色动能”、实现“后发先至”贡献科技力量。

  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江苏海洋大学正在连云港近海海域筹建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科学综合试验平台以及建造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海洋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普示范基地,有效服务海洋科学研究、实践教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灾害预警防控和海洋成果的研究转化,满足我省海洋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伴着黄海潮声,驶向“碧海深蓝”,连云港已然起锚。(新华日报 记者 刘慧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