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场在南京市举行。江苏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社厅,以及无锡市、南通市有关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建国介绍了江苏省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2022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700亿元,对全国的贡献接近12%;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省力争到2025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
据赵建国介绍,在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上,江苏也会进一步深化巩固对外科技合作机制,聚焦绿色低碳、生命科学、数字经济等领域,联合创新型国家,共同出资实施一批产业技术研发合作项目,不断拓展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关系网络。
赵建国发言
江苏科技的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基础。近年来,江苏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人才26条”“人才10条”等政策举措,持续向用人主体放权授权,为人才松绑减负。
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季振华介绍,省委组织部将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着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人才生态、平台、计划、服务“四位一体”工作格局,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江苏省在扎实推进教育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方面主要有哪些做法?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表示,省教育厅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青蓝工程”等人才工程,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人才结构体系,打造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加快培育建设高水平、体系化重大科技平台;持续推动高校加强基础研究,支持更多青年科研人员开展任务导向和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不断强化高校科技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的有效对接,加强各类转化平台建设。
江苏省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这其中人社部门承担了重要职责。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宏伟介绍,近年来,江苏人社部门突出放权松绑,整体下放全省高校职称评审权。下一步,人社部门将持续深化科技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力求“破得深”“立得准”“ 放得活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制度保障。
新闻发布会上,无锡市和南通市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科技创新工作重点。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分享了一组数据:截至2023年5月,无锡市场主体达到111.3万户,其中企业主体达到43.7万户,平均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44户,每千人拥有企业56户,是十年前的2.3倍。“可以说,企业是无锡科技创新链条中最为关键、最为活跃的基础支撑。”周文栋说。
“南通的‘下一个万亿’看创新。”南通市副市长陈冬梅认为,面对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要求,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赋能,向科技人才要生产力,走好科技自立自强这条必由之路。下一步,南通将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市县科技部门服务能力建设,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政策支撑,开展新一轮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探索“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新模式,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和服务供给,全面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文/图 黄紫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