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千亩“示范田”增收38万元
来源:南京日报  |  2022-10-21 09:34:23

  原标题: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能助水稻增收,种粮老把式细算账——千亩“示范田”增收38万元

南京:千亩“示范田”增收38万元

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助力秋收。 通讯员 胡宏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 摄

  秋收正酣。在今夏持续高温影响下,秋粮收成如何?10月20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探访溧水、高淳等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项目,听种粮老把式细算节本增效账。

  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诱控技术

  金风送爽,稻谷飘香。在高淳区东坝街道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人陈福明望着丰收的水稻满脸笑意。

  “2022年这片水稻产量不错,每亩产量平均可达1250斤,比2021年多50斤左右。”陈福明告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眼前收割的这片稻田属于南京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共1000亩,采用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指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诱控、农业生态等非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协调应用高效低风险生物农药,集中连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目标。”高淳区植保植检站站长刘维新介绍。

  在陈福明农场的绿色防控示范区,收割完的稻田边仍竖立着一个个类似灯罩的“小灯笼”。“这是绿色防控诱捕器,里面可放置双性引诱剂,会引诱卷叶虫、螟虫等前来交配,害虫只要进来了就逃不掉。”刘维新介绍,它能通过降低成虫的自然交配率,干扰害虫产卵,从而达到减少次代幼虫的虫口密度,保护生长期农作物免受危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注意到,收割完的稻田边上开着不少鲜艳的小花。陈福明说,这是非洲菊,多年生,花期长,可以吸引害虫的天敌绒茧蜂前来,帮助水稻防控虫害。

  统计显示,2022年高淳在东坝、固城、桠溪等街道共建设4个市、区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片),其中水稻3个、蔬菜1个,示范区(片)至少运用3项以上农业、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控技术,绿色防控产品和主推技术推广到位率100%。

  “绿色技术”治虫又治草

  在溧水区和凤镇味稻小镇,金黄的田野稻香四溢。“再过十来天就可以收割了。”溧水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小建看着眼前“丰”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陈小建家的4000多亩稻田地处溧水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也是国家级绿色粮食(水稻)原料生产基地和南京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这片稻田同样处处藏着绿色“机关”。

  “这是香根草,可以大幅减少螟虫危害。”陈小建指着田埂上一株1米多高的草告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这种草的香味能诱使螟虫在草叶上产卵而不产在秧苗上,同时这种草有杀灭虫卵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虫害发生率。除了香茅草,稻田里放置的一台台诱捕器和诱虫灯也是防治害虫的好帮手。

  水稻生长过程中,不仅要防治害虫,还要防止杂草“喧宾夺主”。陈小建介绍,经过两年的试验,2022年稻田大面积采用了覆膜机插秧技术,这种可降解薄膜附着在泥土表面,隔离了空气,可抑制杂草生长,相对于以往农药除草和人工除草,可减少用药、节约用工。

  绿色引领,助力丰收。陈小建说,尽管2022年水稻受到了高温干旱影响,但由于田间管理得当、灌溉及时,预计2022年亩产最高可达1400斤,相较2021年预计增产5%左右。

  溧水区农业农村局作物栽培指导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水稻种植面积超29万亩,其中超70%实现绿色种植。

  节本增效,亩均增收380元

  据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是南京市2022年开始启动的项目,全市共有13个;其中核心区1.4万亩,辐射面积14.6万亩。

  “多亏了绿色防控技术,2022年水稻不但获得丰收,而且稻米品质也有提高。”陈福明说,相比2021年传统种植方式,2022年示范区水稻农药使用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少用农药,稻米质量提高,售价也有提升——2021年稻谷售价每百斤135元左右,2022年可达160元左右。按亩均产量1250斤计算,亩均增收约380元,绿色防控示范区1000亩稻田可比2021年增收约38万元。

  “绿色防控效果很好。2023年我们将在专家指导下,继续探索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争取向农场所有稻田推广。”陈福明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记者 刘全民 胡英华)

编辑:陈小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