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大代表郑标:“三心”服务为群众 喜看农村发“新芽”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2-08-01 13:05:47

  当前正值涟水芦笋鲜嫩的时节,一捆捆刚采摘的芦笋被装进了运往南京、上海、广东的物流卡车,当地广大群众依靠芦笋种植采摘及深加工产业成功步入小康,“小小芦笋”让乡村振兴事业萌发“新芽”。

  淮安市人大代表、涟水县芦笋协会会长、涟水县瑞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标,是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他抓住涟水农业项目发展机遇,回到家乡种植芦笋,利用当地优势栽培高质量芦笋,打造农业现代主导产业。作为人大代表,郑标在产业规模扩大,促进品质提升的同时,也带领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淮安市人大代表郑标:“三心”服务为群众 喜看农村发“新芽”_fororder_图片1

农民展示种植的芦笋

  当群众的“贴心人”:用定位找准坐标点

  兼任李庄村书记的红窑镇人大副主席薛进军调研时发现,芦笋的生长环境要求低,生命力顽强,采摘周期长。同时李庄村境内多为弱碱性的沙土,种粮产量低,但非常利于高质量芦笋的栽培和成长。郑标抓住这一优势,逐步扩大芦笋的产业规模。

  郑标介绍,春竺芦笋产业园由涟水县瑞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于2019年4月份启动建设,占地面积2200亩,建设连栋棚2个计1.5万平方米,单体棚1800个计90万平方米,冷库200立方米,分拣车间300平方米,在建设中的芦笋展示馆210平方米。项目总投入5100万元,其中上级扶贫资金1200万元。

  一排排整齐的芦笋设施化大棚成了乡村振兴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芦笋产业园的壮大发展帮助了红窑镇的群众脱贫致富。郑标用实际行动,深入一线,担当起人大代表这一责任。

淮安市人大代表郑标:“三心”服务为群众 喜看农村发“新芽”_fororder_图片2

视察种植情况

  当群众的“暖心人”:用规划强化着力点

  根据生产、市场等因素,郑标通过选优引强,提升芦笋品质,引进高产优质芦笋新品种,全面推广大棚早熟栽培技术,延长芦笋收获期,实现四季生产,稳步提高亩均产量。推广生物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有效提升芦笋品质,让芦笋产业的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

  与此同时,在红窑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积极向上申请,争取各级各类涉农资金,开创“飞地同创”运行模式,探索以强带弱、抱团发展路径,实现“公司+村集体+经营主体+贫困户”的增产增收模式,打造农业现代主导产业。郑标以芦笋产业园种植基地为示范,让乡亲们到产业园内边学习经验,边工作挣钱。每年组织三至四次培训,帮有意向的农户答疑解难,分享种植技术、经营理念。“我希望通过我个人努力,带领左邻右舍的农户就地就近就业,为家乡产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郑标在培训中如是说。

  在芦笋产业园内,当地村民自豪地介绍:“我们创立的‘春竺’牌芦笋汁品牌已经成功入选江苏农产品品牌目录,并进入淮安市‘淮味千年’品牌体系。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劳动,在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下,芦笋会越长越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当群众的“知心人”:用创新营造闪光点

  随着交通便利,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郑标立志打造绿色健康芦笋产业链,开展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实现从田头到市场的全程冷链运输,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南京等地大型菜场和超市,同时积极招引精加工、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提高芦笋经济效益,提高芦笋的产品附加值。

  该项目每年为20个低收入村实现增收,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2万元,同时还带动周边群众近4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不仅如此,随着芦笋产业的飞速发展,红窑镇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走进红窑镇,投入到芦笋产业的发展中。

  “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把握;一切难题、也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郑标将带领周边群众以崭新姿态、耀眼成绩书写新的优异答卷。(文/图 张润 甘思源)

编辑:杨心怡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