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以司法所规范提升为导向,打造“一所一品”,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新时代司法所工作高质量发展。
王家营司法所:“12365”模式形成多元解纷闭环
王家营司法所作为示范性大型司法所,聚焦智慧治理,搭建共治平台,探索“12365”模式,完善多元调解。“1”是健全党建引领一网融合体系,实现资源整合,打通矛盾纠纷受理的快速通道;“2”是建强街道调处中心、社区调委会二级中心,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3”是加强党员联盟、部门联动、单位联席三联共建,实现矛盾纠纷基础数据“一库共享”;“6”是发挥调解员、网格员、律师、法官、警官、“五老”六方力量,专业支撑化解疑难复杂纠纷;“5”是运行闭环流转、吹哨报到、会商研判、督察考核、部门下沉五项机制,形成条块相通的纠纷化解“闭合回路”。
高家堰司法所:以百里画廊为触笔,重绘运南盛景
高家堰镇地处淮阴区最南端,位于洪泽湖北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该镇的百里画廊是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城市风貌、法治建设为一体的景观带。高家堰司法所将司法行政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有机融合,以“百里画廊”为依托,着重打造高堰村法治文化阵地,定期组织开展法治惠民活动,近年来组织法治主题文艺演出13场、播放法治电影26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40余次,已成为村民学法的重要阵地。
刘老庄司法所:红色文化引领,打造司法行政铁军
刘老庄司法所地处革命老区刘老庄镇,是新四军八十二烈士殉国之地。刘老庄司法所始终坚持红色文化引领,努力打造一支“有信念、能创新、肯担当”的司法行政队伍。刘老庄司法所立足“红色+法治”新理念,打造“信念铁军”,以党的理论知识和宪法学习宣传为重点,加强工作人员的党性意识和修养,努力建设坚定信念感法治工作队伍;立足“红色+阵地”新模式,打造“创新铁军”,积极开展“红色法治诗词创作”“红色法治专题汇演”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牢筑基层法治化建设基础;立足“红色+司法”新格局,打造“担当铁军”,对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面对面”援助、“点对点”帮扶,积极开展“送温暖”行动,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构建司法惠民新格局。
古清口司法所:“网课”新模式助推社区矫正工作
古清口司法所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开启社区矫正“网课”新模式,通过线上教育的方式加强疫情期间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教育,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意识,筑牢社区矫正疫情防控安全线。“第一节课”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为社区矫正对象讲解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教导社区矫正对象遵守规定,并做好疫情期间的自我防护;“第二节课”通过邀请检察官、律师进行普法宣讲使社区矫正对象提高法治意识,提升其学法、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三节课”由安置帮教对象志愿者“以案释法”,为社区矫正对象讲述自身经历以及犯罪前后的感悟与体会,帮助其自我反省、改过自新,同时对表现积极的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其改造信心。
淮高司法所:“一所五站点”工程示范点
淮高镇位于淮阴区东北部,是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淮高司法所总面积500㎡,工作人员10名,作为淮阴区建成的第一个大型司法所,该所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业务用房设施水平,合理划分办公区、服务区、功能区,全力打造“资源集中、功能完备、运行规范”的基层司法行政服务平台;服务大厅“一所五站点”与社区矫正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镇村法律顾问、监狱挂职民警、社会工作者等成员在基层法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除提供公证协办、法律援助代办、仲裁业务联系、行政复议受理、立法民意收集等服务外,还利用站点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法律扶贫等活动,提升了群众满意率,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文 淮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