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独具江淮水韵魅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样板,全力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和低碳生活体系建设,绿色生态已成为淮安促进转型跨越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共同动力。
航拍淮安 供图 淮安日报社
优化空间结构,塑造区域特色
十年来,淮安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完善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规划体系;优化“城水相依、组团相间、生态相连、文脉相融”的城市空间形态,加强区域空间特色塑造,协调推进古黄河、大运河沿线治理保护和生态发展,着力塑造布局合理的空间形态美。
加强生态治理,打造绣美生态
十年来,淮安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先后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在全省率先开展碳达峰方案专题研究;获批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城市、全国绿色交通试点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创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节水型城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市、低碳试点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二,大运河沿岸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年均值位列江苏段沿线第一,“河湖长制”成为全国典型,白马湖生态保护成为“江苏样板”,成功入选全国15个重点保护湖泊。
淮安运河大桥 供图 淮安日报社
低碳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
十年来,淮安着力打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绿色制造产业体系,加快提升“生态文旅、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延伸培育“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特色生态休闲”等现代农业体系;积极探索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科学布局一批“绿岛”深入推进全市化工整治提升,先后取消淮安区季桥化工集中区、市经开区新港片区、洪泽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涟水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化工定位,化工园区压减至1个,关闭化工企业140家,占比超过50%。
聚力枢纽建设,打造宜居城市
十年来,淮安聚力枢纽新城建设,加快推进航空货运枢纽、高铁客货枢纽、内河高等级绿色航道等项目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展现历史文化、现代文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城市风貌;加大生态修复和空间修补,推进绿色交通、绿色社区、绿色建筑建设,精细化改造提升绿地、绿道、绿廊,实现推门见景、放眼是绿,着力塑造清新疏朗的宜居城市美。
金湖水上森林 供图 淮安日报社
开展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十年来,淮安深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覆盖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统筹推进农房改善工程、“最美农路”建设、农旅融合发展,着力塑造特色鲜明的田园风光美。
接下来,淮安将抓好生态保护修复的长远之计、环境治理提升的长效之举、绿色低碳发展的长久之策、生态价值实现的长治之制,着力打造独具江淮水韵魅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样板。(文 杨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