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火车站片区效果图
南京北站效果图
绿水湾湿地公园航拍图
绿水湾湿地公园
王荷波纪念馆
江北新区中心区规划效果图
南京江北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以来,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规划引领、创新驱动,以国际化视野谋划新区未来发展,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南京新主城建设,走出一条具有江北新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过去六年,江北新区紧密围绕国家级新区、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和现代化新主城建设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各项规划编制工作。
统筹规划,长江之滨创见未来
——《南京江北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
江北新区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围绕“创新、产业、生态、开放、宜居”5大关键词,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拉开现代化新主城建设大框架。一座绿色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宜居之城正崛起于长江之滨。
推动绿色转型,筑牢生态江北
江北新区枕山拥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滨江国家级新区,肩负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规划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积极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径,将长江江北段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和人文景观带。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创新江北
江北新区立足创新驱动,以产业布局优化促进城市创新发展。一方面,江北新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增加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降低重化产业、一般制造业,构建“3+X”现代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江北新区提出创新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通过预留本土优质创新型龙头企业承载空间,提高自主创新策源能力;增加新型产业用地、提高传统产业用地兼容性,满足就近创新转化需求;划定产业园区保护线、城市型产业社区保护线,保障优质产业空间。
升级平台枢纽,建设开放江北
建设全面开放、服务创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充分发挥江北新区“双区”叠加后的制度耦合、催化作用,形成政策高地,聚焦创新产业、金融法务、对外开放、人才服务等领域进行制度创新与先行先试。
建设链接区域、创新先导的高铁枢纽经济区。加快北站枢纽建设,打造南京北部新门户。站前片区以高铁枢纽经济为引领,吸引优质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凸显长三角同城化企业总部特色,协同老山打造“山-站-产-城”融合的城市新客厅。
建设江海联运、双向开放的海港枢纽经济区。依托深水航道贯通,提升西坝港枢纽能级;整合水、铁、公、管道资源,提升西坝港交通集疏运条件;加强港区及港后腹地开发,推进西坝“四港一区”功能建设。
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宜居江北
江北新区锚定建设高品质现代化新主城,聚焦公共服务、交通效率、形象魅力、城市管理实现全面提升。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规划构建“城市级中心——城市级副中心——地区级中心——社区级中心——基层社区级中心”五级中心体系,构建城市社区生活圈、乡村社区生活圈、产业社区服务圈和创新社区服务圈。
提高交通出行效率。规划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提高公交站点覆盖率;构建“快速路为主骨架,主干路成网、次支路补充”路网模式,发展各具特色的道路系统;织密过江通道,促进拥江发展。
彰显历史文化魅力。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彰显滨江(河)筑城、铁路开埠、工业发展和红色革新的文化特色,构建“一带、两廊、八区”的魅力体系。
强化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智能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同步搭建全域覆盖的感知体系,超前建设高速的通信网络,统筹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中枢。构建全域智能化环境,包括建设城市智能运行模式,构建城市智能治理体系,健全城市智能民生服务。
城市更新,百年老站焕发新颜
——《南京浦口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城市设计》
浓缩着南京近代史的“百年老站”浦口火车站,是江北新区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北新区通过对浦口火车站片区文化内涵、区位条件、人群需求的再认识,以城市更新方式,彰显铁路文化品牌,凸显滨江形象价值,提升社区生活品质。
保护优先,凸显津浦铁路文化特色。在严格保护历史风貌区和各级文保单位、延续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植入文化休闲旅游、创新创意产业,重现老浦口百年火车站的发展活力和新地标形象,开创扬子江沿岸后工业化活化改造时代典范,打造江北新区最响亮的文创品牌。
重塑价值,构建滨江活力综合组团。强调历史文化传承、复兴与现代功能有机结合,依托江北CBD新金融产业延伸与津浦铁路文化价值辐射两大优势,打造商业商务、文化休闲、品质宜居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组团,聚焦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产业,建设铁路文化公园,构建南京独具特色的滨江创意先锋区,实现更综合的城市更新发展。
以人为本,塑造城市乐活新社区。随着新兴产业功能的植入,浦口火车站片区将吸引更多元、更高端的人群入驻。规划着重织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在新马路地铁站周边植入大型商业设施,填补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设施;同步构建蓝绿网络,贯通河道水系,打造通江亲水的城市绿地及开敞空间。
凝练特色,红色文化精彩传承
——《江北新区直管区红色文化资源梳理及空间管控专项规划》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江北新区率先在南京开展区级红色文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把党中央、南京市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充分践行部门行政管理工作职责。
深挖掘、重梳理,建立资源库与凝练价值特色。通过研习史料、走访座谈,详细梳理了江北新区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库,将核心价值凝练为“南京红色起点、江淮工运旗帜”的品牌定位。
优评价、抓重点,实现整体保护与分级分类共同管控。规划以“保护优先、展示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兼顾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传承价值、资源本体条件、区位环境条件四大因素,划分资源等级,确定红色文化保护利用与传承彰显的重点空间,并提出具体管控和引导要求。
强整合、多联动,实施多元文化协同与分层系统规划并举。直管区层面打造由“一轴、一带、一片、一点”空间结构组成的红色景区,集中彰显津浦铁路和滨江沿线重要资源价值,推出工人运动和党史教育2条精品路线,打造浦镇片区、永利铔厂节点2个重点项目。区域层面与浦口、六合相串联,共同构建“一横两纵、四片多点”的大江北红色文化发展格局。
讲品质、微设计,推进空间场所设计与规划校核管控相融合。通过周边用地优化、功能提升、环境美化、景观标志引导、相关配套设施等的一体化整合,突出景观风貌、三维空间与文化意向的形象展示。通过校核各类相关规划,划定资源点保护范围,提出管控要求,明确红色文化资源的展陈与活化利用措施,并对相关规划进行反馈。
促参与、重宣传,引领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同步展开。规划强调通过基于大数据、问卷调查等公众参与方式,以服务公众为出发点,融合红色文化与江北新区其他文商旅产资源,策划“红色文化+”新功能,绘制红色地图,引导红色文化创新发展。
靶向施策,交通路网外联内畅
——《南京江北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综合交通专项规划
综合交通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骨架和要素流动的血脉。江北新区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开展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研究工作,围绕“通达开放的国际与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高效畅达新区、健康安全的智慧交通出行新区”发展目标,构筑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打造门户枢纽,构筑通达便捷多层次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以综合枢纽为支点,建成面向长三角的一体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实现江北新区至长三角中心城市2小时直达、都市圈各城市1小时联通。高标准打造南京北站枢纽,升级西坝和七坝港口枢纽能级,推进马鞍机场民用功能。
筑强双快骨架,强化沿江轴向组团快速联系和垂江方向联通。加快城市轨道建设,完善对外轨道快线体系,支撑组团发展互联互通。构建全域可达、全程覆盖、全民乐乘的“三全”公共交通体系,完善公交枢纽场站布局,支持江北新区绿色健康发展。
营造品质交通,构建宜行、宜居、宜业示范新区。推动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等多种类型的过江通道建设;构建集约型发展的道路网络;构建完整连续、安全安心、优美宜人的日常与休闲慢行网络体系;全面建立差别化的停车供应与管理政策;建设高效完善的货运网络。
提供智慧服务,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体系。推进高科技的智慧交通体系构建,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智慧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慧基础设施网络化运营管理,建设西坝智慧港口,加快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绿意共享,湿地涵养生态环境
——《江苏南京长江绿水湾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位于江北新区直管区东部的江苏南京长江绿水湾省级湿地公园,是江苏省第一家以洲滩湿地为主的省级湿地公园,也是南京市第一家省级湿地公园。
绿水湾湿地公园生态价值重要,囊括了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草本沼泽、森林沼泽、库塘等湿地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完善。据多次生物调查数据统计,湿地公园范围内共有高等维管植物191种,脊椎动物204种,其中包括哺乳类11种、鸟类150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12种,鱼类25种,是南京市洲滩湿地中水鸟种类最多的区域、南京市绝佳的观鸟胜地。
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开展多方面研究。规划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重点开展湿地保护(恢复)、科普教育、科研检测、合理利用、基础设施、保护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规划研究,更好保护洲滩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实施分区管理。将湿地公园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三大功能区,实施分区管理。总体规划以保护湿地景观、洲滩湿地生态系统风貌、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在原有基底上恢复多种湿地类型,形成系列湿地微生境,为水鸟、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在保护恢复的基础上,规划整合湿地景观、水系、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多种要素,建设集保育、科普、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蕴藏一定文化和美学价值的省级湿地公园。
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北新区规划国土发展中心 供稿、供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