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一曲《太湖美》,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太湖美景更是深深印在了无数人的脑海。
无锡地处太湖西北部,拥有太湖水面面积758平方公里,太湖岸线142公里,全湖面积和沿湖总岸线均占到全太湖的三分之一,“春波润山林,碧波摇春渚”,无锡是在太湖潋滟的波光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明珠。
近年来,无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现“两个确保”为底线,不断创新治太思路、优化治太路径、加强治太保障、落实治太责任、提升治太水平,太湖和河道水质总体呈现持续向好态势,连续13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目标。无锡这一“太湖明珠”越来越亮,新时代的太湖美正在越唱越响。
坚持把加强领导作为治太的重要保证
无锡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部署水污染治理工作,成立市太湖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双组长,2016年3月召开全市太湖治理暨河道整治工作会议,2017年1月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动员大会,2018年1月召开全市河长大会,2019年2月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2020年3月召开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大会,2021年2月召开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近6年来每年都将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作为全年第一个全局性会议,重点部署推进太湖治理工作,每年与全市8个板块和15个市级部门签订治太目标责任书,市财政每年安排治太专项资金,地方新增财力10%-20%专项用于太湖治理。
坚持把整体规划作为治太的基本前提
严格落实国家治太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无锡市治太实施方案,出台《无锡市进一步深化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见》及工业污染防治、排水达标区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河道综合整治等“1+4”工作方案,编制总磷总氮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多个专项规划或方案,推进治太工作全面、系统、科学、有序展开。建立健全完整的太湖蓝藻防控体系和安全度夏工作机制,全面构建“互联互通、南北对供、快速调水、江湖并举”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太湖、长江双源供水,建成“安全供水高速通道”,全市原水取水能力260万吨/日,自来水深度处理能力达到195万吨/日,以太湖为水源的水厂已全部实现源水预处理和自来水深度处理,随着今年年底锡澄水厂深度处理二期工程的建成,全市自来水深度处理率将实现100%。建成9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含湖体15个浮动站),在太湖湖体布设21个蓝藻巡测点,建成拥有60个监控探头的沿岸蓝藻分布视频监视系统,配备太湖水环境应急监测船,形成“水陆空天”四位一体的定时、在线、快速、全天候监测预警体系。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治太的有力支撑
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757亿元治太资金,其中约87%是无锡地方投入,累计实施太湖治理重点工程6145个,国家级治太骨干项目走马塘、新沟河、新孟河等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治太工程完成率名列全省前茅。“十三五”期间对全市161条河道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共安排整治项目3234个、投资74.23亿元,“十四五”期间将对全市552条河道开展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49座,总规模达到251.2万吨/日,执行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厂特别排放限值。新建污水管网超过4500公里,全市污水主管网总长度达到9014公里。全面实施排水达标区建设工作,共创建5156块排水达标区,覆盖面积超过910平方公里,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制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供水和生活垃圾运转处理“三个全覆盖”。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太湖生态清淤约2700万方,有效削减湖底内源污染;通过望虞河“引江济太”超100亿立方米,梅梁湖调水引流110.94亿立方米,有力促进太湖水体流动和水质改善;全市沿湖共建成蓝藻打捞点84个,配备各类型蓝藻打捞运输工作船只186艘、运输车50辆,累计打捞蓝藻1660万吨,打捞量占全太湖打捞量的90%以上;建成14座藻水分离站,处理规模6.65万吨藻水/天;建成藻泥压滤干化焚烧处置工程,形成“科学化监测、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无害化处置、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机制。
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治太的关键举措
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从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十三五”以来全市压减钢铁产能520万吨、水泥产能30万吨,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作坊)12523家,关闭化工生产企业88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8.4%,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4.6%,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5500亿元;物联网产业营收增至3100亿元,规模全省第一;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至1350亿元,居全国前列;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销售收入增至28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以太湖一二级保护区为重点,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太湖水体水质的影响。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治太的动力源泉
在全国率先成立唯一的蓝藻治理机构并开展创新治理,率先在湖泊治理中开展生态清淤和淤泥固化,率先实施河长制。成立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并组建太湖办,管理并强化河湖长责任,全市5635条河流、28个湖泊和19座水库实现河长湖长全覆盖,共落实河长湖长3080名,形成“河湖长牵头、各部门联动,上下游、左右岸齐抓共管”的治水责任体系。创新政策举措,提高流域排污收费标准,推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环境责任保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等创新政策。加快科技创新,首创“蓝藻藻泥压滤干化焚烧”无害化处置新路径,总投资4.5亿元、日处理藻泥1000吨的藻泥压滤干化焚烧项目建成投运,解决了蓝藻无害化处置瓶颈问题,目前正在建设藻泥脱毒生产蛋白饲料和制氨基酸项目,探索开展藻泥资源化利用。
坚持把依法严管作为治太的有效抓手
落实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省率先出台《无锡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关于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机制的意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划定和“三线一单”编制,全市划定12大类42个区域为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保护区域,总面积为1324.6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63%,占比位列全省第二。统筹推进太湖生态保护圈、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形成“一圈两区”的生态保护格局。出台治太督查考核办法,建立市、县、镇三级考核体系,加强日常调度督办,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约谈通报,并对突出问题在媒体上通报。市人大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太湖水污染情况汇报,检查《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执行情况。
十几年来,无锡始终把太湖治理作为检验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摆到全局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源头治理,突出精准对症,注重综合施策,坚持依法推进,持续推进太湖治理工作,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太湖治理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近几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改善幅度总体大于全太湖平均水平,2020年水质总体符合IV类水平,其中总磷、总氮达到Ⅳ类标准,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Ⅲ类标准,氨氮达到Ⅰ类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55.4,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13条主要出入湖河流自2019年首次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后已连续两年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无锡的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逐年提高,从2014年的41.7%提升到2020年的88.4%,优Ⅲ比例提高了46.7个百分点,为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水平。2020年太湖无锡水域总氮浓度较2007年下降68.9%,总磷浓度下降28.7%,水质类别由Ⅴ类好转并稳定至目前的Ⅳ类,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今年1-4月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稳中趋好。湖体水质为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3.5,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水质指标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为Ⅰ类,高锰酸盐指数达Ⅱ类,总磷浓度为0.057mg/L,同比下降17.4%,总氮作为单独评价指标,浓度为1.68mg/L,同比略降3.4%。沿太湖500米范围内退耕、退渔、退居,建设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绿地,累计修复28个省级重点湿地工程,修复面积达5.1万亩。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在全国设区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城市群,并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国首批水利现代化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
沿太湖地区,是经济繁荣、产业发达、文化灿烂的“人间天堂”,也是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要更加彻底推进太湖生态清淤、堆泥成山、湿地建设,打造环太湖科技创新圈,优化沿湖现代化城镇组团,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唱响新时代的“太湖美”。
无锡将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努力推动治太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太湖水质越来越好,重现太湖碧波美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