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宁举行 传递人间大爱 奏响生命乐章
主题为“生命的乐章”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3月31日在南京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林举行。 新华日报 记者 乐涛 摄
“诞生和逝世乃人生必然,晚霞与晨曦皆光照人间!”3月31日,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江苏省红十字会、南京市红十字会承办的“生命的乐章——2021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在南京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林举行。
生命通过另一种方式延续
“我太爱自己的孩子了,我要让她通过另一种方式活在人间……”在活动现场,来自徐州沛县的黄涛这番话让不少人潸然泪下。2017年,他年仅5岁的女儿小鹅因为脑死亡救治无效离世。悲痛时刻,他忍痛捐献了女儿的肝脏和两个肾脏,为3位重症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黄涛多年来一直坚持无偿献血,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红十字会器官和遗体捐献的宣传,觉得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作出捐献这个决定,一方面我觉得女儿的生命可以得以延续,能让她以一种另外的方式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家庭不要像我一样因为失去亲人而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黄涛说。
和小鹅的父亲一样,还有不少家庭作出大爱选择,为社会送上珍贵生命礼物。周亢是江苏省捐献人体器官的首位公务员,毕业后他心系家乡,放弃了在南京还不错的工作,回到苏北农村。2013年11月19日,他在整理卷宗工作中猝逝,倒在工作岗位上,结束了30岁的短暂人生。
“帮助他人一直是他的乐趣,孩子从小就一直在做好事,我们做出这样的决定也算是告慰孩子的在天之灵。” 提起那段往事,周亢的父母眼含泪花。当从医院得知,周亢的肝脏被移植到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男性体内,周亢父母虽无法得知那人是谁,但希望他能健康快乐地活着。
周亢的父母表示,“我们俩也已经准备进行志愿登记,去世之后捐献器官和遗体,让这个队伍更庞大,让社会更美好。”
受助者继续传递人间大爱
“人一生只能活一次,但我却足够幸运,能活出两个人的精彩。我一直在想他会有什么理想,我要带着他的愿望一起活下去。”今年34岁的吴玥曾接受双肺移植。根据双盲原则,她无法得知捐献者是谁,但她却坚持在每年的移植手术纪念日,写一封信给这位“看不见的朋友”。
能等到肺源很幸运,吴玥也想把这份爱继续传递。2017年,她自己也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同时开展公益事业,关注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器官捐献这项大爱奉献的事业中来。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介绍,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超过315万人,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3.3万余例,捐献器官9.9万余个,成功挽救近10万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侯峰忠评价,在遗体器官捐献方面,江苏走在全国前列。以南京市为例,1996年成立全国首个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组织——“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之友”协会,也最早建设了南京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林。
截至目前,南京市已有3万多市民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已实现遗体捐献2400多人,实现人体器官捐献329人,捐献器官982个,眼角膜1800多片。
“遗体捐献是为国家医学事业作贡献,感谢‘大体老师’,让我们真正理解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东南大学医学院影像系学生杨斌自从学医后,对捐献有了更多的认识。他也是南京市第9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2021年2月8日,刚刚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祖孙三代都是器官捐献志愿者
“我们全家三代,我和爱人、儿子、儿媳、孙子都报名登记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86岁的邵泽忠是一名老党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担任过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之友协会的常务副总干事。1996年在媒体上看到南京市几位离退休老同志倡议,去世后做到“三不两献一育”,即去世后不开追悼会,不接受花圈挽幛,不用骨灰盒建墓土葬,一献遗体供解剖,二献器官供移植,骨灰用于育树造林。他当即报名参加了遗体和器官捐献队伍。“等我去世了,能捐献什么器官就捐什么器官,捐献遗体和器官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邵老说话中气十足。
淮安市涟水县红十字会协调员张雪林,这些年来累计帮助过18名志愿者进行遗体捐献,82名志愿者进行器官和角膜捐献。每每陪家属送志愿者最后一程都让她难过不已,“清明节到来之际,我想和志愿者家属说声谢谢,有你们的捐献才让更多家庭得以幸福安康。”
侯峰忠呼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是挽救垂危生命、弘扬人间大爱、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尚事业,希望社会公众多给予关注。(新华日报 记者 蒋明睿 沈峥嵘)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