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2020年以来,北京银行主动识变应变、努力转危为机,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加大科技投入、推出“京匠工程”十大项目群,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积极赋能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数字银行、迎接未来挑战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变革组织架构,形成“1+3+1”的科技治理格局
北京银行通过变革组织架构,持续优化全行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职能分工,探索形成了“1+3+1”的科技治理格局,进一步凝聚起全行数字化转型的合力。
“1”代表一个条线,即信息技术条线,北京银行作为行内科技建设的主力军,从技术角度统筹产品解决方案,坚持关键系统自主研发,保证交付能力。
“3”代表三个部门,即数字金融部、数据管理部、电子银行部,推动服务能力提升。
“1”代表一家公司,即北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5月正式揭牌。公司成立一年来,除了深入参与北京银行项目建设外,同时还与阿里、腾讯、微软、信通院等进行沟通合作,积极向投资机构及中小金融企业进行技术输出。
打造“京匠工程”,牵引全行数字化转型
2020年是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效能,北京银行启动了信息科技“京匠工程”十大项目群建设工作,围绕打造“数字京行”的总体目标开展规划,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普惠、安全的多样化、定制化、人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北京银行依托核心系统改造项目群建设、数据治理项目群建设、依托反洗钱项目群建设、零售服务渠道一体化项目群建设、支付体系提升项目群建设、数字风控项目群建设、零售中台项目群建设、普惠金融业务中台项目群建设、开放银行项目群建设、机构客户行业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优势地位。
加快科技赋能,驱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发展中,北京银行致力于搭建数据、业务“双中台”,以“大中台”为载体聚合金融科技能力,加强对业务转型支撑作用。
北京银行在数据中台建设方面,通过建设大数据中台,实现数据时效性的提升,提供准实时数据服务;业务中台建设方面,围绕普惠业务、零售业务、开放银行等转型需要构建中台能力;普惠业务中台方面,以支撑小微信贷业务线上化、智能化转型为出发点,充分整合大数据平台、非结构化平台等技术平台能力,降低小微信贷业务成本;零售业务中台方面,聚焦理财、基金、个贷等传统业务系统的转型升级,适应线上化、智能化的业务模式;开放银行中台方面,提高开放银行技术平台能力,创新探索生态融合金融服务场景,实现与合作方通过API、Web服务等多种开放形式与场景的融合对接,探索“金融+场景”的生态新模式。
持续苦练内控,提升科技硬实力
北京银行聚焦“三个夯实”,苦练内控,持续提升科技硬实力。
一是夯实技术平台。北京银行以聚焦“云”及微服务为基础,推动下一代系统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分布式金融业务平台建设,通过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助力转型发展,搭建主流微服务架构标准化体系,提升微服务架构系统的弹性扩展能力,增强大流量高并发场景下系统的支撑能力。
二是夯实硬件设施。北京银行顺义研发中心的验收和入驻是北京银行2020年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该中心2014年11月15日动工,以适用、实用、低成本为原则建设技术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绿色环保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科技研发园区,满足北京银行今后 50 年发展需要。顺义研发中心项目占地187亩、建筑面积37.5万平方米,包括办公楼、培训中心、会议中心、数据中心、监控中心、研发中心和测试中心等。
三是夯实科技队伍。北京银行扩大人才引进渠道,招聘人员从单一结构向复合型背景转变,打造掌握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北京银行设立北京银行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全行人才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同时,制定精神奖励方案,充分发挥对业务、技术团队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激发员工活力。
加大资源投入,持续跑出数字化转型“加速度”
近年来,北京银行一直在加大科技投入。2019年,北京银行科技投入达到18亿元,增幅20%,约占当年营业收入的3%。2020年上半年,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进一步上升至大约3.9%,预计全年科技投入将达到22亿元,较2019年增长22%。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持续优化科技投入结构,严把预算关口,降低固定运营投入占比,提升创新研发投入占比,推动预算资金向全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倾斜,确保资金投入产生最大效能。
下一步,北京银行将通过“京匠工程”十大项目群建设,集全行智慧,分三年推进转型工作,做到“一年一台阶、年年有成果”,初步完成数字京行建设,切实有效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为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加强大的数字化引擎。(文 罗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