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苏州高新区发力锻造长三角重要产业资本中心 精准滴灌,高新产业迎金融活水
7月18日,苏州高新区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发展大会上,苏州高新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4家银行战略合作,总计新增授信785亿元。同时,苏高新金控联合苏州科技城、苏高新集团、江苏银行,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医疗器械产业母基金,主要用于区内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内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和金融作为两大活跃分子缺一不可。我们围绕发展实体经济定位、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放大科技金融‘倍增效应’,推进金融服务‘升级加码’。”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虎丘区区长毛伟说,苏州高新区正尽最大努力发挥金融资本在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重大作用,让这两股力量在充分融合中找到最佳发力点,为苏州高新区打造最强产业高地、构建最佳生态体系架起最优金融支撑。
苏州高新区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经过多年深耕细作积累了较好发展基础。目前,全区集聚着31家银行总部机构,63家保险业金融机构,占苏州市的四成以上;打造省级特色小镇——苏州金融小镇,集聚起628家基金机构,管理资金规模1000亿元。另一方面,全区集聚着近百家国内外顶尖院所机构,高层人才3.6万人,科技领军人才近1500人次。
“无论以何种形式、政策,推动科技金融深度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千方百计让辖区这些机构、企业、人才在发展中及时得到‘真金白银’的帮助,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牟告诉记者,基于此,苏州高新区近些年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各类创新资源集聚联结,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生态圈”。
在苏州高新区构建的金融“生态圈”里,聚合各大优质平台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一大亮点。全国股转系统首家路演分中心,已累计服务企业超万家。与科技部火炬中心、深交所合作共建“苏南科技金融路演中心”,累计为75个项目融资23亿元。与中欧国际交易所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进基地。去年又与上交所共同打造上交所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基地。目前,苏州高新区已有上市企业1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8家。
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供给是苏州高新区金融“生态圈”的一贯坚持。苏州高新区持续推出“高新贷”“科贷通”“科技成果转化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覆盖企业全过程的资金供应链和创新服务链基本形成。比如去年推出的“科技成果转化贷”,已有9家企业累计获得3.6亿元的银行授信。
“我们最真切感受到了‘雪中送炭’式的精准金融服务。”微至(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禹希2015年到苏州高新区创业,到2018年已取得11张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去年,由于处在初创期几乎没有销售额,资金压力非常大,在苏州也没有房产,银行授信非常困难。”关键时刻,苏州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让刘禹希获得了总计500万元的授信额,目前其腹腔镜组织悬吊系统产品已顺利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科技金融创新合作实实在在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苏州高新区先后获批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国家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区域、全国首家“保险与科技结合”综合创新试点、全国首家创业投资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江苏省首批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这次大会上,苏州高新区围绕科技金融发布“重磅”新政,包括给予金融机构落户、发展、人才、品牌建设等奖励,单家机构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政策资金扶持;对区内上市公司及迁入高新区的上市公司最高给予600万元上市奖励;优化“高新贷”实施方案,对单个项目提供最高500万元的银行信用贷款;对科技企业每年所获得的贷款最高贴息50万元、保险保费最高补贴30万元等。
“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涌向苏州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及科技创新型企业,构筑与现代产业体系高效融合、互动繁荣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锻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产业资本中心。”毛伟表示,苏州高新区将继续大胆先行先闯,更新金融支持发展政策,以金融服务为桥给各路英才以更高礼遇,让资本与技术供需双方都能在苏州高新区感受到称心、贴心、省心、暖心。(新华日报 记者 高坡 陈雨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