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编制污水处理和主次干管专项规划 让水变清要靠“看不见”的工程
2018年,南京出台水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当中提到,要编制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和主城污水主次干管专项规划。经过近一年时间,南京市水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基本完成两个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南京从2019年开始,重点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主次干管,通过改善消化能力,真正实现全市水环境提升。
河道整治,污水截留后去了哪?
从2016年起,南京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建成区黑臭水体歼灭战。内秦淮河、东南护城河、农花河等很多河道都进行了彻底清淤,城市河道的面貌变化很大。
南京市水务部门介绍,河道整治中截污被认为是最关键的一环。“导致河道黑臭的原因是污水进入,管住污水排放是提升水质的根本。”市水务局人士说。
河道整治过程中,被截留的污水去了哪儿?水务部门人士说,过去南京的很多河道是采取截污沟的方式截污,河道整治后,这些截污沟仍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市建设太快,很多片区缺少污水主次干管,现在很多片区的生活污水仍然是通过截污沟向污水处理厂输送。”该人士说,但一遇大的降雨,河道截污沟就会发生污水溢流污染,河道仍有返黑可能。
只有把截污沟里的污水彻底转入污水主次干管,实现污水应收尽收,达标处理,才能最终实现污水不下河。水务部门认为,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水环境。
编制专项规划,要解决四个问题
南京日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南京市污水处理系统仍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污水处理能力总体不足且分布不均,部分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偏低;二是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雨污分流改造尚未完成;三是各污水系统之间缺少互通,事故风险日益突出;四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污水处理水平较低。
相关部门举例说,城东干道龙蟠中路一带,没有设置污水主干管,因此周边生活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后,污水次管不能汇入主干管,污水收集仍存在问题。还有,主城江心洲、城北、城东、铁北、城南、仙林6座污水处理厂联通不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编制两个专项规划,就是要重点解决污水处理系统的四个问题。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提升污水处理标准,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各污水处理厂之间实现互联互通、统筹调度,增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根据专项规划,全市污水处理厂要形成“6714”总体布局,即全市共规划67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形成江南主城环“一环”,江北沿江带、板桥沿江带、龙潭沿江带、秦淮水系带“四带”,全市污水主次干管总长度达到2365公里。
主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污水管道全面清疏
据了解,两个专项规划提出了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污水处理专项规划提出,主城6个污水处理厂近期将全部启动扩容提标工程,至2020年,6个厂的污水处理能力要从现在的154吨每天提高到201吨每天。城乡生活污水进行统筹改造,形成10个互联互通组团,分别是江心洲—城南—滨江、城北—铁北(新港)—仙林、城东—江宁城北、科学园—开发区—南区、六合城市—大厂—高新北—桥北、珠江—桥林、秦源—秦淮、柘塘—野山、国邦—新区、东阳—龙潭。
污水主次干管专项规划提出,对364平方公里的存量管网进行全面检测清疏,对问题管段进行修复改造;新建污水管网约999公里;对现状管段进行校核,需扩容污水管约14公里。
按照规划,近期2020年,要实现国考、省考及入江支流断面达标,实现旱天污水不下河,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主城区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中期2025年,围绕流域断面达标,推进污水设施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实现雨天少溢流;远期2035年,全市全面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雨污全分流,统筹初期雨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实现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南京日报 记者 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