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江苏省法治建设先进个人群像素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2018-04-18 14:01:32

  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朱远明 通讯员 王志高):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治。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法治工作者将法治精神贯彻到底。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江苏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江苏建设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民主立法、法治政府建设、公正廉洁司法、法治宣传教育、社会治理法治化、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六个居于全国领先行列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法治建设规划实施,深入开展法治建设项目化管理,法治江苏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36名同志被省委政法委、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授予“全省法治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市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64名同志荣记二等功。

  在法治建设的征程中,他们锐意进取,创先争优,当好法治江苏建设的智囊团和模范践行者,忠实履行法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努力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担当—参与布局各地法治建设

  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

  “坚持高起点定位,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是盐城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依法治市办副主任高维华对自己的职责定位。多年来,他积极投身于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实践,提出盐城法治社会建设“三步走”战略、主持制定盐城法治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牵头起草四个行为规范以及制定“十三五”全市法治建设工作规划和市第七次党代会中有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篇章等,为盐城市荣获2013年—2015年度全省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苏州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倪云开,以“专业、敬业、创业”精神深耕法治苏州建设,参与制定出台了《法治苏州实施意见》,和苏州大学合作的课题《让法治成为苏州核心竞争力研究》,对苏州法治建设现状问诊把脉。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在市、省、全国级刊物发表文章多篇,撰写的调研报告《法治指标体系运用研究》获得业界好评。

  南通市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钱永忠,在协助分管法治建设工作中,努力在“谋好略、履好职、定好位”的职责要求上尽心尽力。近年来,凭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依治办同志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相继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意见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工作意见》等十多个指导性文件,推动南通法治建设形成覆盖全面、科学合理、运行顺畅的制度体系。

  组织的保障、领导的支持是金湖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加强做好法治工作的 “秘诀”,他牵头制定了《金湖县党政领导法治建设约谈办法》,把责任传递到每一个人身上。善于借力、善用合力是他做好法治工作的另一个技巧,通过观摩、交流,让法治建设协调指导组牵头单位发挥作用,在全县形成了法治建设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创新推动—多个法治项目全国领先

  创新无止境。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中,徐州市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赵纯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探索创新,在全省率先建立的听庭评审工作机制、法治问题建档分析机制,获得全省政法工作创新奖,在全省范围推广。

  扬州市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葛鸿翔,从事法治建设工作近30年。他注重基层法治实践创新,首创法治扬州标识和宣传语,推动兴建的引潮河法治文化广场被誉为全省法治文化广场的“火种”。

  南京市委政法委法治一处处长李丽在做好日常工作谋划安排基础上,创新设立了“法治南京建设监测指标”,创新开展了“中国梦·法治路·社区行”法治建设走基层以及“一区一品”“金点子征集”“村规民约法律体检”等基层法治创建“三项活动”,创立了法治南京建设品牌,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充分认可。

  镇江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法治办常务副主任李明洪,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创新开展了法治护航生态领先—镇江市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工作,荣获国家环保部、中国法学会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优秀制度创新奖。

  南京市高淳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傅利华,务实创新推进法治创建工作,协调打造全省一流的“高淳生态法治文化体验馆”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协调推进法治创建服务保障供给侧改革、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司法综合配套改革等重点工作,高淳因而入选和获得全省首届十大法治事件、全国基层民主法治制度创新提名奖、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

  昆山市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冷怡,注重法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率先把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扩大到全市中层股职干部,开展特色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建立青少年政法实践教育基地, “崇法善治”“尚法昆山”已经成为昆山法治建设品牌。

  江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许海英,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扎实作风不断推进法治江阴建设,抓住江阴集成改革试点的契机,推动创新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实现“镇村治理一张网,便民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日常管理一中心”的治理新模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宿迁市委政法委法治处处长王馨骢,提出特色创建的理念,坚持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宣教、法治服务上创特色,着力打造一批法治品牌,形成泗洪县“双基”工程、沭阳县“法治邮路”、泗阳县“小村监事会”等基层经验。

  “创新”,始终是射阳县依法治县办公室主任翟金烨工作中的主题词。她牵头起草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36份依法办事规范性文件,有效规范了全县行政权力运行,推动射阳县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两法”衔接平台互联互通。她在全市首家开设司法公开综合平台,引领全县庭审直播、文书上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她致力于法学理论研究,先后编印《平安法治宣传手册》《农村普法100问》《法治典型案例选编》《政法综治法治实用文件选编》等书籍10万余册。

  法治惠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近年来,各地法治工作者始终将法治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法治建设大踏步迈进。市民最直接的感受是,随时随地能够听到“法”、看到“法”。

  无锡市委政法委依法治市工作处处长俞迪淼,以提升老百姓对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把法治为民办实事作为每年法治建设的工作重点,坚持每年组织推进一批法治惠民实事项目。近年来,在他的组织推动下,完成市级法治实事优质项目94件,县(市、区)级400余件,镇(街道)1200余件。建立了法治惠民实事工程工作规范,对法治惠民办实事从立项、推进、考核、宣传等内容,以制度形式进行规范,使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常态化。

  常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张双庆,注重培育法治文化。指导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七五”普法规划实施纲要,推动57个单位落实普法责任清单。推动编辑出版《新编常州法学名家》,编印千人以案释法丛书,成立省内首个法治动漫微电影创作工作室,阿汤哥系列说防范法治视频点击率超16亿,“民警李建国”系列普法微视频获新华社等点赞,开设的《有请大律师》《鉴定公证时》普法栏目深受群众喜爱。

  为增强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获得感,泰州市姜堰区连年组织实施法治建设惠民工程。为最大程度实现法治惠民,姜堰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杨春围绕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重点问题积极出谋划策、健全法治保障、加大执法检查、落实便民举措,努力形成法治实事工作的长久效应。姜堰区、海安县黄某年、金某银等人于2005年至2008年跟随承包商周某宽在山东打工,由于工程款未到位、周某宽与他人存在债务纠纷等原因,26名农民工一直未得到劳动报酬。春节前,经过杨春牵头协调,黄某年、金某银等26名农民工拿到了255万余元工资,有力维护了群众权益。

  连云港市连云区依法治区专职办副主任张仪,戎装十余载,让他养成了“勤于思考、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他坚守的工作信条。他负责法治建设工作以来,先后打造了“周末法律广角”“七彩法治墟沟”“院前互联网+法治社区”“小交警韵律操”等一批既有连云特色,又有生命力的法治典型、品牌。

  东海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法学会会长陈树军,重视法治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法治文化示范点省级4个市级11个,便民服务中心遍布全县所有乡镇(街道)行政村。2012年以来,东海县连续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法治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法治创建工作示范县”。

  如今的江苏,在法治的引领下,在各地法治工作者的组织推动下,正以稳健的姿态在改革发展大潮中乘风破浪,高歌猛进。伴随着“法治江苏”建设步伐的加快,法治的阳光照亮了江苏每个角落,法治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方式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