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朱远明 通讯员 程遥 丁国娟):为扎实推进乡村“三治融合”建设,提高乡村法治建设水平,2018年以来,宿迁市司法局组织实施了德法惠民“五大工程”,努力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农村法治结对共建工程。以“谁执法谁普法”任务清单为抓手,明确市、县(区)涉农部门为“送法下乡”主体,与乡镇、村(居)开展法治结对共建活动,定期到结对共建乡镇、村(居)开展法治、道德宣传教育,通过发放资料、制作展板、举办讲座、接待咨询等形式,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并在农村德、法文化阵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和经费支持。
德、法文化阵地建设工程。依托乡镇、村(居)法治文化阵地,加强德治、自治宣传。在现有的1470多个法治文化广场(公园)增加德治、自治内容,将道德名人、道德格言、道德模范、乡规民约、村民自治实践等内容融入法治广场(公园)之中,已建成道德模范人物、24孝历史故事、德孝知识、孝星事迹宣传、村民自治宣传长廊、雕塑、画墙1000多处,使人们耳濡目染地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熏陶。
德、法惠民直通车工程。由市、县(区)司法局牵头,组建由名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三治融合”法律服务团,每周组织开展2次以上德法惠民进乡村活动,面对面向农民群众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宣传、道德知识教育和村民自治知识讲座,并积极引导、帮助村民参与村规民约修订完善,解决村民自治存在的法律问题,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使农村干部群众养成崇德尚法的良好习惯,实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级治理水平有效提高。
德、法书籍进村入户工程。在完善、建设农村法治书屋、法律图书角,加大农村法治书籍等资料投放力度的同时,加强农村政治、道德、人文、艺术等书籍的投放,不断增加农村法治书屋书籍数量、丰富书籍种类。升级改造农家书屋,配备电脑、宽带等设备,打造无线上网电子阅览平台,方便群众阅读。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捐助、结对共建单位重点支持等多种渠道,向农户免费发放法治、道德学习宣传资料,确保每户至少一本法律知识读本。
社会组织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引导群众建立“乡贤会”“百姓议事堂”等基础型社会组织,搭建基层群众参与重大决策、公共事务的平台,以开放性架构吸纳社会力量承接部分服务职能,激发基层村民自治的活力,实现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目前,全市90%以上的村(居)都成立了“乡贤会”“百姓议事堂”等社会组织,并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活动,引导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孕育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