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高档出租车 缘何“上路难”

新华日报2018-01-22 11:04:25

  原标题:高档出租车,缘何“上路难”?—— 180辆“老爷车”抛荒两年等报废耐人寻味

  还记得几年前在南京街头风光无限的英伦出租车吗?司机着西装戴白手套,可满载6人的车厢又高又宽,行李箱、折叠轮椅都能装下……可如今的南京街头,却再难发现这些“老爷车”的踪影。

  价格贵维修难赚钱难

  1月15日上午,记者好不容易才等到南京江南出租公司的一辆英伦出租车。“车怎么那么少?”上车后,记者问司机王师傅。他听后大吐苦水:“现在网约车那么多,英伦车过去烧油、现在烧气,消耗都很高,本来价格就贵,现在又实行了双计费,哪还有竞争力?”的确,普通出租车起步里程3公里,超过后每公里计费2.4元;而作为高档出租车的英伦车起步里程2公里,超过后每公里2.9元,比普通出租车每公里高出0.5元。

  回忆过往的辉煌,王师傅开心地说:2013年外形复古大气的英伦出租车刚上路时,受到不少乘客追捧。当时,跑医院、机场、酒店,英伦车特别吃香。“有外地乘客甚至会要我手机号,说下次再来南京,直接约我的英伦车。”可渐渐地,客人越来越少,英伦车没生意了。王师傅表示,现在他每天得开12个小时以上才能赚到钱。

  当天下午,记者又约到一辆英伦车。司机老吴同样深感运营成本的压力,特别是后期保养难。他说,英伦车少、配件也缺,往往订购配件要等一两个月才到货。这样一来耽误营运,损失太大。他估计,南京市场上正常运营的英伦车也就几十辆,“好多车停在江南出租公司停车场‘晒太阳’呢。”

  租场地“安置”停运出租车

  在司机指点下,1月16日,记者在南京江南出租公司的停车场,找到一批已停运的英伦出租车。江南出租公司总经理陈愉海对此并没有避讳:“英伦车耗油耗气、维修贵、故障多,来应聘的的哥没人开英伦,造成近180辆英伦车闲置停运两年半。公司停车场摆不下,又在外面租场地停了近百辆。”

  陈愉海说,南京高档出租车只有英伦这一种,青奥会前共开行260辆, 全都属于江南出租公司。2015年互联网约车出现后,出租车全行业都不景气,现在全市上路的英伦出租车只有七八十辆。南京出租车强制报废期限是7年,算下来,英伦出租车还有两年半就全部“退役”。

  对于英伦车的落寞,南京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会长凌强表示毫不意外:“英伦车副驾驶通常没人坐,后面车厢有几个座位是反向,坐着也很不舒服。车本身质量也不行,有的哥曾向我们反映,挡风玻璃跑着跑着掉下来。”凌强透露,当年,南京计划上路500辆英伦出租车,除安排江南出租公司外,还规划让中北、东方、大件等5家出租车企业每家上48辆英伦车,共计240辆。

  给优惠仍无司机开车

  车即使“趴”着不动,每天也要“烧钱”。陈愉海算了一笔账:当年购买英伦车每辆花20万元,7年折旧下来,光折旧费就不少,此外还有不低的停车费。“不开的车,我们干脆连保险都停了。”

  江南公司也曾想过很多“促开”办法,如每月降低1000元“份子钱”,免维修费,每月奖励服务特别好的的哥1000元,但新招的的哥还是不“认”英伦车。陈愉海透露,公司也曾向上级管理部门——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打报告,请求拍卖这些闲置出租车,减少损失,集团的回复是“出租车属国有资产,不好拍卖”。记者就此拨打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电话,该公司不愿表态,只说“这事还得问江南出租车公司”。

  南京市交通局负责人则表示,他们曾希望通过转型网约车让英伦车上路,但没有见效。“我们公司也在发展网约车,目前约200辆普通出租车已成功转型,但英伦车始终没人开。”陈愉海透露。

  记者翻查微信也发现,“南京英伦车队”公众号——这个原本方便商务乘客、残疾人及婚车预约的公号早已消失。

  借网约车思维“开”好出租车

  南京正在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游客和商务人士数量日增,难道就不需要高档出租车?凌强认为,“新鲜”取代不了“实惠”,南京已上路的标致508、凯美瑞等千余辆中档车基本够用,不应再发展高档出租车。他解释说,虽然成熟的城市交通系统需要多样化的出租车,但目前乘客需求和市场服务之间存在差距,尚没有合适的营运模式满足的哥和出租车公司的盈利目的,发展高档出租车很难有市场立足点。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却认为,未来南京依旧可以适当发展部分高档出租车,但必须真正用网约车的思维来经营。长期以来传统出租车企业运营模式单一,在如今的网约车大潮冲击下碰壁很正常。但网约车的蓬勃发展,正说明当下人们对个性化的舒适出行有很大需求。他以自己举例,如果五六个朋友一起出行,普通出租车就不方便了,这时他会在可选车型的网约车APP上,预约一辆7座的商务车。

  顾大松建议,南京出租车企业应学习网约车平台灵活的运营模式,提档升级并提供更多的出租车车型,改变车辆固有的巡游载客方式,对的哥给予更多经济优惠。如果能为乘客提供更高的品质、更多样化的选择,肯定会大有市场。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