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南京“颗粒归仓”行动回收8万块城砖

新华日报2017-12-18 09:53:21

  原标题:南京回收8万块城砖 可维修约3公里明城墙

  2016年11月,南京启动散落城砖“颗粒归仓”行动,对提供散落明城墙砖或有价值线索的市民给予现金奖励。截至目前,共收到市民提供的城砖线索近300条,有效信息94条,已回收城砖约8万块。这些城砖将用于明城墙的修复,可维修约3公里的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墙。城墙是南京的文化名片,每块城砖的背后,是一段历史的镌刻、一段岁月的记忆。此前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的明城砖流失民间,令人遗憾。如今,在文保部门创新保护方式后,在拼上一块块历史拼图的同时,也让更多市民加入文保队列。心手相传,延续历史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供线索和捐赠城砖的市民中,不仅有“熟面孔”的文保志愿者,更有很多“陌生人”。他们看中的不是奖励,而是参与到城墙保护中的仪式感。为身边的城市出力,留住历史的印记,这份“文化参与感”,足以让市民自豪。

  创新保护方式,让民众有文化参与感。文物保护,可在许可的范围内,让普通民众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读懂历史,读懂文物背后的文化记忆。

  文物保护,以往总让人觉得很专业、很高深。其实,文物有了人气,才能有生气。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之所以被称为“网红”院长,就在于他积极推动文物“活起来”,让凝固的历史“发声”,在丰富观者体验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故宫,了解历史。

  在我国,仅不可移动文物就有76万处,而散落在各地、未登记在册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更难以计数。文物保护不是“某些机构”的事,需要各方联手,从我做起。保护文物,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市民参与其中,才能对文物有更多了解,对历史有更多敬畏,让历史更有温度。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