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部署,描绘了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新蓝图,将全面依法治国引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我们要积极投身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努力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取得新成就。
深化法治认识。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是现代制度文明的核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
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用法治来保障人民民主,维护人民利益,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安宁、更有尊严的生活。
坚定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基于对法治油然而生的神圣情感,是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坚定法治信仰,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
信仰法治,要做到内心敬畏法治。要自觉把法治顶在头上、放在心中,牢记宪法和法律神圣不可亵渎,把法律当作信仰尊法敬法,当作红线不可逾越,当作底线不可触碰,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尊崇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
信仰法治,要做到行为践行法治。必须坚守法治底线,真正把法治作为工作和生活的准则、指南,自觉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守法的模范;克服特权思想,决不做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严格依法办事,坚持秉公执法,敢于排除干扰,决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同破坏法治的行为作斗争,捍卫法治的尊严。
提高法治素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法治素养,不仅外延比法治知识更宽,而且内涵要丰富得多。这是一个新提法、新要求。
提高法治素养,必须加强法律学习。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还要学习法治原则、法治原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掌握法治精髓,提高尊法、守法的自觉性。
提高法治素养,必须加强逻辑训练。通过法律逻辑推理,法律条文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防止机械执法,实现能动执法,做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提高法治素养,必须加强法治锻炼。要通过大量的执法活动,剖析典型案例,探寻个中法律精神、法律规则及运用方法,了解掌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法治原则、法律规则思考解决办法,提升从法治层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设法治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意味着要把法治文化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用新时代法治文化的力量去涵养法治信仰、传播法治精神。
要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把法治文化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法治精神向社会文化生活的全面渗透融入。善于汲取传统法律文化精华,让中华法治文明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焕发新的光彩。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公民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法律服务体系,让公众在接受法律服务中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要全面养成法治思维。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把培养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法、养成法治习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一方面,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树立鲜明道德导向,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另一方面,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依法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失德行为的惩治,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创新法治实践。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要积极创新法治实践,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要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切实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合宪性审查,可以有效防止法制条块化、法律法规间相互冲突以及下位法和上位法相冲突等现象,有效促进国家法制统一,有效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要推动依法立法工作,切实提高立法质量。立法部门在立法时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立法法设定的权限和程序,坚决杜绝越权立法、乱立法现象,切实提高立法能力、立法水平和立法质量,真正做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要强化法治引领保障功能,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面对各种复杂矛盾,要依法解决纷争、维护权益,更好地明晰权责、稳定预期,让社会成员安心放心创新创业;面对社会深刻变革,要依据法律制度实施社会治理,努力形成良法善治局面;面对日趋活跃的思想文化舆论场,要运用法治方式处理典型个案,为社会成员确立是非对错标准,起到规范社会行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