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经历高温煎熬 专家提醒早秋调养身体很有必要

国际在线2017-08-14 17:17:58

  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又到了“雨气排残暑,风声送早秋”的季节。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孙子凯主任医师指出,今年夏季酷热,人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降低等体虚症状,早秋时节调养身体很有必要。

  早秋季节气温仍然较高,然而由于雨水较多,因此目前秋燥的一应表现,如皮肤干燥、容易瘙痒、舌红少津、大便干结等表现还不明显,但其实人体已经开始受到秋燥的影响,“肺司呼吸,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但肺又为娇脏,不耐寒热,喜润恶燥,很容易受到燥邪的侵犯,耗伤肺之阴精。最近雷雨天降水较多湿气较重。而“湿”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常见原因,如果湿邪侵犯人体,容易导致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身体沉重困乏等症状。

  中药汤剂调理:治从清燥润肺为主

  早秋所感受到的燥邪属于温燥,往往带有夏的余热,燥易伤肺,耗伤阴津,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中医辨证证属温燥,治从清燥润肺为主,拟方桑杏汤加减。常用桑叶、杏仁、南沙参、麦冬、梨皮、川贝母、芦根等。若燥邪伤肺较重,证见身热,干咳,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则属温燥重证,则宜清燥救肺汤,药用桑叶、生石膏、阿胶、胡麻仁、枇杷叶、人参、麦冬、杏仁、甘草等。

  秋属燥,燥胜则干,肺为娇脏,最怕燥,而燥气最易伤肺,秋天最易肺燥阴亏,因而,秋天最需要润肺。燥则润之,可以用沙参、麦冬、天冬、杏仁、百合、秋梨、荸荠、银耳、甘草等。

  秋天的肺燥还常与肺肾阴亏并见,除肺胃津亏症状外,还有头晕、腰酸、精少、带下等症,甚至出现五心烦燥。药用枸杞子10克、麦冬10克泡水饮用,或者服六味地黄丸或大补阴丸(熟地黄、龟板、猪脊髓、黄柏、知母、蜜)。

  饮食调理:多吃甘、淡、滋润的食品

  注意饮食调理,以适当多吃甘、淡、滋润的食品,既补脾胃,又养肺润肠。另一方面是补肺气。保证合理的营养是补肺气的基础。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中医称“秋气燥,宜食麻仁,以润其燥”。首先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发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如芹菜。

  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生吃清火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化痰,适宜于阴虚肺燥,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若老人肺燥脾虚,生吃梨,易便溏腹泻,则宜蒸梨或煎煮服用。另外,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时可适当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亚健康人群:更应进行补给

  经历过今年高温,平时属于亚健康人群,此时更应进行补给。专家建议,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至灵菌丝胶囊可以服用,它主要成份冬虫夏草、黄芪等,传统中药,价格“亲民”,可补虚损,益精止咳,化痰。具有抗炎,止咳,降血脂,增加心肌与脑供血作用;黄芪补益中气,养血活血,利水消肿。二药合用能补肾养肺,固精益气,提高人体免疫力。

  对一些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炎和乙型肝炎患者等,经历过高温天气,此时更要调养。专家建议另一个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参希胶囊,主要成分黄芪等,既可补气固表、脱毒生肌、利尿退肿,又能够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还可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可以减轻肿瘤放疗和化疗的毒副反应,治疗缺硒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安全有效。(文 冯瑶 编辑 张袁)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