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全球每十件穿戴甲就有四件来自东海
2025-09-22 09:51:03来源:新华日报编辑:李诚责编:李诚

  原标题:全球每十件穿戴甲就有四件来自东海 ——十指连“薪”,五万宝妈撑起百亿产业

  东海水晶跨境电商交易中心的数字大屏上,数据正以秒级速度跳动:9月20日销售5120件,销售额1713450美元。屏幕光影里,青花瓷纹样的穿戴甲图片与亚马逊订单提醒交替闪现——这些出自东海“宝妈”之手的手绘“穿戴甲”,正通过12家跨境平台奔赴欧美时尚圈、东南亚市集和澳洲用户的日常梳妆台。全球每10件穿戴甲中,就有4件来自这座“世界水晶之都”,每天5.5万件美甲从这里发往国内外,小小“甲片”带着梅兰竹菊等国风印记,成为流动的东方美学“名片”。

  从代工到引领,“小甲片”闯出百亿大产业

  “The first one is a very shining one!(第一款是非常闪亮的设计!)”“You really have a very good choice!(你选了一个特别棒的!)”9月20日下午两点,东海县的江苏晶易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直播间里,穿戴甲主播张蕾蕾热情洋溢地向TikTok上的美国消费者推荐穿戴甲。除了她,还有近40位主播在不同的隔间中直播,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介绍声此起彼伏,“去年做跨境直播就爆单,一天卖上万件,我们24小时不停播。”

  这样的火爆场景,源于一次关键的转型抉择。“最初只是给义乌商家代工甲片配件,直到组团前去考察才发现其中的大商机。”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会长付梦表示,从此揭开了产业崛起的序幕。2019年前后,东海企业家在义乌调研时发现,当地机械甲使用的锆石、水晶碎石等原料均来自东海,而手工穿戴甲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凭借得天独厚的水晶原料优势与“敢闯敢干”的劲头,东海人果断转型,从代工转向自主研发,手工穿戴甲产业在短短几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

  产业的蓬勃生长,也悄然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轨迹。如今,5万名东海宝妈成为这个产业的核心力量。她们不必远离家庭,只需在家中支起一方工作台,就能用双手创造价值:指尖蘸取甲油胶,几笔水墨晕染便让“江南烟雨”凝于甲片上;细描青花缠枝纹,青白底色间透出古韵;调和青黛、赭石等雅致配色,勾勒出梅兰竹菊的姿态。

  江苏图婳美甲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35名全职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高端线”的作业,而车间外,50名签约设计师组成的“创意团队”是产品热销的关键——其中既有高校设计专业的新锐力量,也有深耕行业多年的独立工作室人才。

  “这款杏仁甲最近在泰国很畅销,国内出厂价十几元,在泰国能卖到一两百元人民币。”付梦拿起一副成品介绍,恰似杏仁造型的圆尖甲片上,水墨的朦胧意境与朱红、石绿的雅致配色相得益彰,尽显国风底蕴。仅图婳旗下主打这类东方美学设计的高端国风系列,年出口额就达1200万元。

  数据见证着产业的跨越式成长:2024年东海穿戴甲销售额近80亿元,占全国市场70%;2025年1—8月销量再攀新高,销售额达97亿元,同比激增89%,其中40%出口海外。从代工配件到原创设计,从家庭作坊到产业集群,东海只用6年时间就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手工穿戴甲基地。

  跨境赋能,将“指尖好物”卖成“全球爆款”

  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催生了对高效物流与全球渠道的迫切需求,而成熟的跨境基础设施正为东海穿戴甲出海铺就“高速通道”。“以前产品寄海外要半个月,现在通过跨境监管仓,‘家门口’就能办业务,货物能快速清关、高效启运,大大缩短整体物流时间,更快触达欧美、东南亚市场。”江苏东海水晶产业发展集团总经理宋正强指着交易中心的跨境专线服务点介绍。

  如今,东海穿戴甲“出海服务矩阵”逐渐成型:4万平方米展销中心、6万平方米美妆产业园落地;12家跨境平台在此设点,孵化1800余名主播;“晶贸通”整合报关结汇,截至今年7月,出口包裹8.3万件、货值3700万美元。

  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创业者的“出海之路”更顺畅。2024年6月,从业者陈智依托水晶跨境主播团队涉足穿戴甲直播。“欧美当地美甲动辄七八十美元,我们2—3美元的产品很有优势,首月日均销售额就达5000美元。”陈智表示。随着名气打响,国际客户的高端定制需求接踵而至,如今直播间产品最高售价达数百美元,日均销售额已突破3万美元。“万圣节南瓜款在欧美卖得火,很多客户采购一次后就成了回头客,甚至批量拿货再销售。”陈智说。眼下,陈智的4000平方米新场地已启用,配备了100个直播间,他计划进一步开拓拉美、阿拉伯国家市场,还将通过广交会等展会对接海外B端客户。

  物流解决“走出去”,文化赋能助力“站稳脚”。“美甲现在是公认的专业技艺,我正在郑州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东海穿戴甲作为江苏代表团的展示项目,现场引来不少人围观。”东海县大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轩自豪地说。公司将掐丝、珐琅等非遗元素融入设计,带着《千里江山图》等作品亮相文博会、进博会,还走进东京、迪拜、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内外美业展会。为精准对接海外需求,团队还与多所高校合作,专门研究欧美、东南亚等时尚杂志捕捉流行趋势,如今,公司的定制款穿戴甲最高能卖到10万余元;融入西游、敦煌元素的款式更借势影视热潮,在海外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让“指尖好物”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载体。

  从“指尖活”到“产业力”,政策发力“添底气”

  从文化亮点到产业支柱,“指尖功夫”正在成为公认的“专业技能”。“现在美甲师也能评职称了,还能拿补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付梦的话道出了穿戴甲从业者的心声。

  在省人社厅推动下,“穿戴甲美甲师”技术等级评级政策正在推进,让这个新兴职业有了专业认可。这只是东海产业扶持政策的一个缩影:当地出台10条专项扶持措施,累计补助超100万元;设立“美甲贷”,最高可提供1000万元抵押贷款;连续举办两届设计大赛,发布全国首个手工穿戴甲团体标准,用制度规范产业发展。

  人才与标准的双重保障,让东海穿戴甲在国际市场愈发稳健。全县现有300余家经营主体、200余支设计团队,与南京、郑州等多地高校建立合作,定向培养设计与制作人才。即将成立的穿戴甲检测鉴定中心,将建立耗材安全“白名单”,通过“绿色认证”彻底打消海外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顾虑。

  午后的东海县牛山街道,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穿戴甲从业者范凯琪的工作台前,她正为一件跨境订单绘制樱花纹样。手机提示音响起,是“苏银随心办”的到账提醒——上个月的计件工资4800元已到账。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交易中心内,主播们正用多语种介绍新款国风穿戴甲,直播屏幕上不断弹出来自全球的订单确认信息。

  从“宝妈”指尖的细心勾勒,到跨境平台的全球配送;从水晶原料的天然禀赋,到数字基建的技术赋能;从非遗元素的文化浸润,到制度保障的坚实托底……东海穿戴甲正以独特的县域产业路径,诠释着中国制造出海的“新活力”。正如中心大屏上不断攀升的数字,这个发源于乡土的特色产业,正带着东方审美与匠人温度,在全球市场书写着亮眼的增长故事。(新华日报 记者 王梦然 吉凤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