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从剑台到 “苗圃”:无穹击剑李志轩的击剑播种路
2025-08-28 15:36:05来源:中国江苏网编辑:李诚责编:李诚

  在南京的击剑领域,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从一名优秀的击剑运动员华丽转身,成为剑馆负责人,并积极投身于校园击剑的体教融合事业,他就是李志轩,南京无穹击剑俱乐部的主教练。​

  初见李志轩,这个看上去开朗的大男孩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沉稳。这种沉稳不仅仅是在带领小选手训练时的细致,而是那种经历过大型赛事后带来的沉淀。

从剑台到 “苗圃”:无穹击剑李志轩的击剑播种路_fororder_20250828_152224_003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李志轩的运动员生涯可谓成绩斐然。他自小学开始接触击剑,凭借着自身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一路闯入专业队。此后多次在国内赛事中,他凭借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斩获了不错的成绩,这些辉煌的成绩见证了他在赛场上的拼搏与荣耀。​

从剑台到 “苗圃”:无穹击剑李志轩的击剑播种路_fororder_20250828_152224_004

  然而,运动员的生涯总有落幕之时。2022年,李志轩选择退役,可他对击剑的热爱丝毫未减,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这份热爱——开办自己的剑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击剑、爱上击剑,剑馆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带着这样的信念,南京无穹击剑应运而生。从选址、装修,到购置专业设备、招聘专业教练,每一个环节李志轩都亲力亲为。他深知,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和专业的教练团队对于学员们来说至关重要。​

  剑馆步入正轨后,李志轩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 校园击剑的体教融合。“体教融合是大势所趋,能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击剑锻炼意志、增强体质,还能挖掘出有潜力的击剑苗子。” 他积极与南京当地的多所学校展开合作,推动击剑项目进校园。​

  在与金陵中学仙林分校等学校合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学校场地有限,无法提供标准的击剑训练场地;部分家长对击剑运动不了解,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面对这些问题,李志轩没有退缩。他与学校沟通协调,利用学校的体育馆角落,通过合理布局,搭建起简易但功能齐全的击剑训练区域。同时,他组织了多场家长见面会,亲自向家长们介绍击剑运动的益处。“击剑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反应力和决策能力,这些能力对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经过他耐心的讲解,家长们逐渐转变了态度,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参与到校园击剑课程中来。​

从剑台到 “苗圃”:无穹击剑李志轩的击剑播种路_fororder_20250828_152224_005

  李志轩还为校园击剑课程制定了科学的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基础的学生,他设计了分层教学方案。对于低年级的初学者,注重基础动作的规范和兴趣的培养,通过有趣的游戏和互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击剑的魅力;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则加强战术训练和实战对抗,提升他们的竞技水平。在李志轩的努力下,金陵中学仙林分校的击剑社团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发展到如今的学校最受欢迎的社团之一。​

  在推动校园击剑的过程中,李志轩始终怀揣着一个远大的目标——带领学生走向世界的舞台。“虽然这个目标很遥远,但只要坚持,就有可能实现。”从他的眼神中,记者看到他的坚毅。他积极挖掘有潜力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专业的训练和更多的参赛机会。彭崔博就是他发掘的一棵好苗子。彭崔博在学校击剑课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热情,李志轩发现后,将他纳入剑馆的重点培养对象,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在李志轩的悉心指导下,彭崔博进步飞速,在2023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U14组别个人冠军。​

  如今,李志轩在南京仙林的击剑圈已经颇具影响力。他的剑馆培养出了多个优秀的击剑学员,校园击剑项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他的努力不仅扩大了南京的击剑人口,更为中国击剑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会继续在体教融合的道路上走下去,为中国击剑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让更多的孩子因为击剑而受益。”李志轩坚定地说。(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 记者 吕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