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市锡山区司法局东港司法所精心筹备并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普法圆桌派活动,从剧情演绎到以案释法,从预防校园霸凌到法律智慧启迪……每一段故事都值得细细回味。
活动现场
一场没有讲台的普法
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没有严肃刻板的宣讲,小学员们围坐成圈,法律条文化作身边故事,成长烦恼融进热烈讨论。这里拆去了讲台、撤下了话筒,普法讲师团甘当配角,平等对话成了主旋律,孩子们的话匣子一打开,法律知识、情感困惑、家长里短如潮水般涌了出来。
“青少年普法教育从来不只是‘教’,更要靠‘引导’和‘鼓励’。”锡山区司法局东港司法所所长朱斌的话点出了活动的初心,“平等的交流模式就像一把温柔的钥匙,能轻松打开孩子的心扉。‘普法圆桌派’让法治从展板上标语变成身边故事,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仗义执言有用、普法活动好玩、法律能给予关爱。”
作为全市首个圆桌访谈模式的普法活动,此次“普法圆桌派”是东港司法所落实法治锡山建设惠民实事工程项目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东港司法所联合镇妇联、关工委、团委等部门,稳步推进“打造普法联盟,护航青少年成长”项目,构建全社会参与青少年普法教育体系。
从故事里读懂法治
这场特别的普法活动,以一起校园欺凌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由司法社工组织孩子们展开圆桌对谈。通过故事演绎、互动讨论、以案释法三个环节,法律解读融进故事会,孩子们在分享经历、畅谈感受中拉近了与法律的距离,法治认同在热烈讨论中悄然强化。
活动中使用的《南华小学失踪案》普法故事会剧本,是专业与用心的结晶。这份以校园霸凌为主题的剧本,由锡山区司法局联合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志愿者团队共同创作,邀请刑事法学院教授、在职法官全程把关质量。前后历经筹备、论证、初稿内测、修改审校等多个环节,打磨两个多月才最终定稿,推出后收获孩子们一致好评。
“以前以为的‘玩笑’和‘打闹’,可能是校园霸凌。亲身体验角色才明白,这些行为或许会造成一生都难以愈合的心理伤害。”小学员们深有感触。
作为剧本创作者,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大二学生林泽然到场参与活动,她感叹道:“‘普法圆桌派’用新颖形式鼓励孩子们心存正义、懂共情,学会保护自己也守护他人,让法治宣传真正入脑入心。”
织密青少年普法网
为丰富青少年暑假生活,增强法治安全意识,东港司法所紧盯小学预防校园欺凌安全宣传教育“关键阶段”,持续深化“法治进社区”活动,走进怀仁社区打造的“沉浸式”普法,这正是其构建青少年普法体系的缩影。
另悉,当地将日常线上普法与节点活动紧密结合,专业普法与多部门职能深度衔接:今年上半年,学生家长微信群已推送普法案例40篇,毕业季法治宣传覆盖辖区所有中小学;针对青少年直播打赏等热点,在“东哥说法”系列动画中新增专题内容,让数字赋能为普法提质,全面夯实青少年“普惠型”宣传教育。
“沉浸式”体验更延伸到多元场景:游学参观、模拟法庭、普法讲座……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知识讲透、法治精神讲活,让法治意识在实践中扎根。
“普法圆桌派以实用、精巧为导向,是社会广泛参与‘大普法’格局的微观注脚。”锡山区司法局局长钱军表示,下一步锡山区司法局将在延续传统普法优势的基础上,推动普法工作从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持续擦亮法润锡山普法品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温暖和力量。(文/图 陆颖)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