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南通如东:瞄准夏季消费热点 构建“赛事+文旅”新“夜”态
2025-07-22 15:38:1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7月20日晚,伴随着舞台灯光渐渐熄灭,历经10天的“ZUI美如东干杯燕京”2025江苏如东燕京啤酒嘉年华圆满落下帷幕。活动期间累计吸引市民和游客入场约12万人次,啤酒、美食现场销售额合计约150万元,线上直播平台观看量达800万人。

南通如东:瞄准夏季消费热点 构建“赛事+文旅”新“夜”态_fororder_图片 1

啤酒嘉年华航拍

  今夏以来,如东瞄准季节消费热点,通过外部借力与内部深耕双轨并行,深入挖掘滨海特色文旅资源,加码构建“赛事+文旅”的县域消费生态,有效激发了夜间消费活力,丰富了如东文旅市场夜间经济形态。

南通如东:瞄准夏季消费热点 构建“赛事+文旅”新“夜”态_fororder_图片 2

无人机秀

  City drink“破圈”,夏夜滨城越夜越精彩

  灯光渐熄,如东“90后”市民曹旭雯带着孩子意犹未尽地走出广场:“这10天一到晚上,打开朋友圈,有一半人在三河六岸青园咀。”看似夸张的说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场啤酒嘉年华活动的“破圈”程度。“活动期间,日均接待人次破万,远超我们的预期。”江苏东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敏说。燕京啤酒(如东)生产基地项目已正式落户如东,而此次啤酒嘉年华活动的举办,无疑是特色产业赋能文旅市场的一次创新尝试。

  2025年以来,如东着力打造食、游、购、娱、体、演等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常态举办小洋口假日烟花秀等大型活动,创新开展音乐嘉年华、啤酒嘉年华等特色主题活动,重点支持主流商圈、街区开展晚间促销,同时引进24小时便利店等,全力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多元化的夜间消费环境。

南通如东:瞄准夏季消费热点 构建“赛事+文旅”新“夜”态_fororder_图片 3

“苏超”如东“第二现场”

  “苏超”引流,第二现场解锁夜市新体验

  7月19日晚,“苏超”第七轮南通队主场对阵盐城队的“榜一之战”引得线上线下千万人关注,而在如东,这场“顶流”赛事的“第二现场”也上演了一番万人空巷的盛景。市民和游客或站或坐地围在三处户外大屏幕前,紧张地观看着比赛。“‘苏超’是今夏最浪漫的赛事,不敢想以后没有‘苏超’的日子。”市民徐先生感慨道。

  据了解,“苏超”进行到第七轮,如东充分考虑人流量、配套能力与消费圈,常态化设置喜润城、上河印巷、栟茶古镇、文峰大世界4处“第二现场”观赛点位,同时动态联动特色活动,随机新增三河六岸青园咀等点位,将观赛、狂欢与消费深度捆绑,让足球成为文旅市场的“引流金匙”。数据显示,各大观赛点累计吸引1.5万人次到场观看、逛玩、购物,带动周边消费超500万元。

南通如东:瞄准夏季消费热点 构建“赛事+文旅”新“夜”态_fororder_图片 4

啤酒嘉年华现场

  应“需”而为,多元“夜”态开掘文旅潜力

  “上周每天带孩子去啤酒嘉年华现场消耗精力,周末到商场‘第二现场’看‘苏超’,一周‘遛娃’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市民吴云说,随着如东的夜游、夜购、夜娱、夜食等夜间消费业态不断更新,她和家人也多了很多夜玩“打卡点”。

  这样的变化,正是如东以供适需、开掘夏夜文旅市场潜力的生动写照。2025年以来,如东将“苏超”赛事、重点文旅场所、特色主题活动等文旅商体资源相串联,发挥美食、文化、体育、假日经济的特色,融入“跟着苏超游南通”的全域布局线路,多场景联动营销,有力做强了夏季旅游产品体系。

  抓住“亲子研学+夜游”这一暑期市场热门产品需求,栟茶古镇推出萌拉A梦欢乐王国乐园巨型石头王国暨夜游北极光之萤火虫放飞季活动,让家长尽享亲子时光;小洋口旅游度假区紧贴“苏超”赛事热点,特设“苏超”第二现场,让亲子球迷、游客在星空海风下为热爱呐喊。

  如今,单一业态已难以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夜经济”也已不再仅仅是吃夜宵那么简单,更是对城市整体吸引力的检验。“接下来,我们还将举办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将城市之美与人文之美融入消费场景,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共同体验滨城之美。”如东县商务局局长王锋表示,将继续创新探索夜间消费模式,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文/图 徐书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