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太平洋的艺术对话即将拉开帷幕。由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与美国阿比林基督大学联合主办的“以艺通心——中美艺术作品交流展”将于5月15日在南京源·当代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将以艺术为纽带,汇聚中美两国80余件精品力作,旨在通过“美”的共鸣,架起两国人民心灵相通的桥梁,为中美民间人文交流书写新篇章。
展览以“经典”与“当代”为双主线,呈现中美艺术家的多元碰撞。展览作品形式丰富多元,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装置艺术及瓷器等,充分展现了当下中美艺术的创作水准。
参展阵容汇集两国艺术界的杰出代表,中方包括高云、范石甫、韩显红、陈国欢、张广才、刘云、赵治平、毛晓剑、翟优、樊蕾等名家;美方由罗伯特·格林、大泽人、赵建民、邦尼.莱博维茨、肯尼·琼斯、艾伦·史密斯、刘紫祺、滕京伊等艺术家领衔,共同诠释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以艺通心’即通过艺术交流实现情感与心灵的互通。”他的话语道出了此次展览的文化深意——以艺术为舟,承载文明对话的使命。
作为联合策展人,翟优主要负责活动文案撰写、宣传方案制定、中方艺术家作品征集、展览场馆协调及行程安排;罗伯特·格林教授则重点负责美国艺术家的邀请与作品征集工作。双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了展览筹备工作的有序开展。翟优认为,中美艺术家的创作语境虽存在差异,但双方始终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在保留文化特质的同时挖掘共通的“真善美”表达。
美方策展人罗伯特·格林在采访中坦言,文化交流如同艺术创作,需在差异中寻找共鸣。“中国艺术强调历史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更注重个体表达的突破,但无论是中国画家笔下的山水意境,还是美国艺术家对材料的实验性探索,最终都指向人类对爱、自由与美的共同向往。”
展览期间,中美艺术家还将合作跨界作品。高云认为,中国画家间合作已是常态,但本次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核心,在宣纸上中美艺术家进行合作则是不同寻常的,具有跨文化桥梁的意义,合作本身就具有行为艺术的价值。跨文化的探索不仅体现在技法层面,更反映在观念层面,“在交流中寻找共鸣,在差异中发掘价值”这一观点也是参展艺术家们的共识。
高云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在本次交流活动中,学会将与美国阿比林基督大学艺术与设计系将正式签署互访交流合作意向书,计划每年举办一次联合展(中美轮流举办)、一年组织一次写生采风、每半年举办线上/线下艺术交流活动,建立“相互了解、接受”的基础,再逐步深化艺术合作。他强调艺术要“走出去”,更需要“走进去”(入心入脑)和“走下去”(长期坚持)。学会坚持10年送“福”字到欧美,得到了各方的认可,还获得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感谢信,便是例证。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多年来深耕中外文化交流,足迹遍布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地。翟优指出,此次“请进来”的模式与以往“走出去”形成互补:既让美国艺术家亲身感受中国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也为两国青年艺术家搭建长期交流的桥梁。正如他所言:“艺术交流不应止于一场展览,而应成为文明互鉴的持续实践。”
翟优在策展手记中写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以艺通心”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明互鉴的实践。让我们相约源·当代美术馆,见证中美艺术如何以笔为舟、以心为桥,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文 高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