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长三角遇上大湾区】千里运河再塑“文化共情”
2025-04-24 12:12:1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国际在线江苏报道(记者 陈小雨):当暮色为大运河披上一层鎏金薄纱,当霓虹灯影与粉墙黛瓦的马头墙共舞,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记者们与扬州的对话就此开启。

  4月21日至4月25日,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组织发起的“长三角遇上大湾区”融媒新闻行动举办。4月22日晚,参与网络主题采访首站——“江苏行”活动的记者团抵达第二站扬州,探路千年文脉的永续新生。

【长三角遇上大湾区】千里运河再塑“文化共情”_fororder_图片1

记者团在扬州运河三湾景区合影 摄影 黄磊

  两大早茶文化碰撞出火花

  扬州包子、花式饺子、蟹黄汤包、烫干丝……说起大名鼎鼎的扬州早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记者们早已心生向往。

  扬州是中国第4个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的城市,美食的高品质服务总给人带来身心愉悦的享受。其中,扬州早茶是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面点小菜无不使人垂涎欲滴。

【长三角遇上大湾区】千里运河再塑“文化共情”_fororder_图片2

在扬州冶春茶社,记者们记录扬州面点的制作过程 摄影 黄磊

  “我们曾邀请顺德的面点大师,在扬州早茶品类里,推出虾饺、肠粉、核桃包等爆款产品,让扬州人也能尽情品尝到粤式美食。”围绕扬州早茶与广式早茶的融合发展这一主题,扬州冶春茶社总厨师长赵均即刻打开了话匣。他与记者们从食材的选用、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聊到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弘扬,展开了一场热烈且友好的交流。

  “扬州早茶的精致细腻与广式早茶的丰富多样,各具魅力又存在互补之处。”星岛环球网副总编辑潘凌燕说。

【长三角遇上大湾区】千里运河再塑“文化共情”_fororder_图片3

扬州冶春茶社总厨师长赵均(右)与记者们分享扬州早茶与广式早茶的融合发展故事 摄影 黄磊

  “扬州早茶文化由大运河带来的商业而生,而由海外贸易产生的广式早茶文化亦是同样道理,二者皆因水而传承。”赵均期待扬州早茶文化更多地“走出去”。他表示,除了上海、深圳等已设有分店的城市外,冶春茶社还将计划走进澳门、香港,让两大早茶文化在新时代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为早茶餐饮发展开拓新思路,共同推动中国早茶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

  从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扬州至今已逾2500年。扬州是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大运河缔造了扬州历史上的数度繁盛,也给扬州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厚重的底蕴。

  扬州作为“申遗”牵头城市,推动中国大运河成功登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是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精彩落笔。

【长三角遇上大湾区】千里运河再塑“文化共情”_fororder_图片4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人气火爆 摄影 黄磊

  唐代官河、蜀冈北门、桑树脚大型建筑基址等遗址的发掘,揭示了大运河怎样造就堪称“天下之盛”的扬州城;看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领略运河上的水工智慧、舟船式样、漕运盐利、贸易商业、饮食风物、市井生活,以及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运河与“一带一路 ”的交汇融合,记者团随手拍拍都是美照。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社会服务部负责人刘世发说:“仅2024年,我们就接待了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团100多场次,总体接待人数达到数万人。尤其是我们还跟广东省博物馆、清远市博物馆开展了深度的交流合作,后期,我们还会加强文创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先进的文创设计理念。”

【长三角遇上大湾区】千里运河再塑“文化共情”_fororder_图片5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记者团进行现场采访 摄影 黄磊

  “千里运河一线牵”,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需要的是运河沿线城市之间的联动与联合。澳门日报记者铁怡认为,扬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部分城市都在运河边焕发了新生,推动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更要采用数字化、年轻化的方法。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突出“声、光、电、形、色”等方面的流动效果,营造出富有创意、极具新意的沉浸式体验,这是值得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学习的经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