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园》演出前夕,4月17日下午,伊莎贝拉·于佩尔及该剧多位演员、音乐家走进江苏大剧院,带领观众们提前窥探“樱桃园”一角。
见面会现场 供图 江苏大剧院
作为“中法文化之春”的特邀艺术家,这个春天,法国女演员伊莎贝拉·于佩尔携蒂亚戈·罗德里格斯执导的契诃夫名作《樱桃园》来华巡演。4月18日-19日,这部阿维尼翁开幕大戏将在江苏大剧院连演两场。
见面会伊始,于佩尔用中法双语回应着大家的热情。这一次,她在《樱桃园》中担纲女主角柳鲍芙,让大家看到诠释戏剧经典的另一种可能。于佩尔表示:“这部剧可以说是一部‘悲剧性的喜剧’,具有双重色彩。而作为剧中的女主角,柳鲍芙必然也承载了这种双重性——她既有喜剧的轻松,也有悲剧的沉重。”
于佩尔亮相 供图 江苏大剧院
柳鲍芙是一个集“光明与忧伤”于一身的角色。“导演特别强调,演员在诠释这个角色时,必须展现出她那种深沉的忧伤和多面的复杂性”,于佩尔以自然松弛的姿态对中国观众们娓娓道来:“我不断琢磨台词,力求精准表达,这个过程也成为了我创作中的重要部分。”
剧中与柳鲍芙形成鲜明反差的角色罗巴辛,由阿达马·迪奥普饰演。对他而言,罗巴辛既是农奴之子又是新晋资本家,角色身份的撕裂感需要倾注大量的表演细节得以诠释。阿达马·迪奥普还通过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呈现角色内心状态和身份认同,与中文语境中“震耳欲聋的沉默”不谋而合。
阿达马·迪奥普分享 供图 江苏大剧院
围绕“樱桃园”的出售易主,映照新旧秩序的重新构建,观众们得以近距离目睹影后于佩尔爆发的强烈表演张力,也得以看到每一位演员对《樱桃园》中角色的深刻诠释。
法语话剧《樱桃园》的诞生凝聚了台前幕后所有创作者的心血,从导演对经典文本的当代解构,到舞美团队对樱桃园的诗意表达,每一处细节都镌刻着对经典的思考与创新的勇气。
江苏大剧院是法语话剧《樱桃园》此次来华四站巡演的其中一站,让本场演出更显弥足珍贵。即便是第一次来到江苏南京,这里也给于佩尔和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知道中国有许多精湛的传统戏剧,非常欣赏。”对于于佩尔来说,她更期待中法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这种传统的戏剧形式,期待更多中国艺术家能为法国带去这些传统艺术,并在那里进行交流创作。”(文 何菲菲)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