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110吗?我的车没油了,现在该怎么办?”“我家钥匙落屋里了,能否找人帮我来开一下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求助时往往会下意识拨打110。大量非警务事项、非紧急事务报警电话,占用宝贵的警力资源,也可能干扰了正常的警务工作。
那么,什么类型的求助该打110?又是什么情况下拨打12345呢?“关键时候打对了,甚至能救命!”江苏12345热线负责人为您解答。
了解“110”与“12345”的规范用法
每年,各地警方和12345热线部门都会向群众反复宣传110与12345的规范用法。选择对了热线,能让大家得到恰当且及时的帮助。
110专注于处理紧急事务。遇到“急、难、危、重、险”等情况时,请拨打110。110作为公安机关的报警服务平台,专注于受理处置企业和群众的各类报警、紧急求助和警务投诉。其受理范围广泛,包括刑事类警情、治安类警情、道路交通类警情,以及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或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等,请放心拨打110,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
非紧急事务,请拨打12345。12345热线作为地方政府的便民服务渠道,专门受理企业和群众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非紧急诉求。其受理范围广泛,涵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无论是咨询、非紧急求助,还是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企业和群众都可以通过拨打12345热线寻求专业解答和帮助。
“110”与“12345”,也可以不做“选择题”
选110?还是12345?我们自己要搞清楚、分明白。有关部门也在努力奔跑,让这道二选一的选择题变得更简单。
2022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意见》,提出,2022年底前,各地区基本建成12345与110高效对接联动机制;2023年底前,全面实现12345与110平台互联互通、相关数据资源共享。
各地区12345或110热线,接到明确属于对方受理范围内的事项,以一键转接方式及时转交对方受理。12345与110对接联动工作效率提高,大大减少了非警务警情占用警力资源情况。
双线守护,江苏全年民生接力74.9万次
12345与110联动,究竟给8500万江苏百姓带来怎样的实惠?
2024年,江苏深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的高效对接联动,实现了“多对一”双号平台跨网互通,不断提升双号联动效能,强化市民热线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打造了系统联通和数据融合共享的江苏品牌。据统计,全年“双号”互转诉求达749318件。
打开“双号”互转诉求工单,一桩桩群众的“急难愁盼”得以解决:
2024年9月3日,泰州市民陶某与邻居周某因巷道走向问题,产生了较为尖锐的矛盾纠纷。12345将工单转交110后,110及时启动警网联动机制,指派辖区派出所会同司法、综治等工作人员联合调解,成功化解纠纷。双线高效联动机制,不仅节省了热线资源,还让矛盾纠纷尽量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无锡江阴市澄江街道,多位学生家长向12345热线反映新装修教室存在环保问题,并到学校反映,双方矛盾比较突出。经12345与110联合研判,认为这一矛盾存在升级成群体事件的风险,双号紧急“吹哨”,110指挥民警赶赴现场维持秩序,12345联动街道、当地教育部门迅速介入处置。“双号”随后又牵头协商,督促相关部门拿出解决方案, 并取得家长们认可。从接到诉求到办结,仅用时两天。
……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12345与110对接联动,不仅是两条热线的物理连接,更是治理能力的化学反应。”省12345热线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联动、互为补充、互为延伸,是江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不仅提升了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更推动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与智能化发展。其中,“12345”充分发挥了“总客服”功能,联动部门单位,推动群众问题从“接诉即办”“及时响应”向“未诉先办”“主动治理”转变。(新华日报·交汇点 记者 聂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