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成为春节假期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交汇点记者2月10日从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2025年春节期间,江苏各地传统村落紧抓“春节”申遗成功的契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传统村落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乡村,感受“苏乡年味”。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1423个村庄在春节期间举办文化活动2172场次,累计吸引游客约497.55万人次。其中500多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游客数量逾300万。
各地广泛开展“传统村落过大年”活动,多维度展示了江苏传统村落特有的宅院民居、节庆活动、民间艺术、乡风民俗和人文底蕴。比如,宜兴西渚镇举办了震撼人心的打铁花表演,铁水绽放似火树银花,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徐舍镇芳庄村凭借远近闻名的羊肉,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大快朵颐;丁蜀镇三洞桥村举行了别具特色的“龙窖过大年”活动,古老的仪式和传统的民俗表演将年味拉满;太华镇的十番锣鼓表演,气势磅礴,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泰州姜堰区作为江苏省首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春节期间挑花担、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姜堰人民公园的新年灯会璀璨夺目,洋溢着浓厚的年味。兴化沙沟镇石梁村的板凳龙舞、游走灯会一一上演,尽显乡村独特魅力;戴窑镇新花园村举行的跨火堆民俗活动,承载着驱邪避灾、祈求新年的美好寓意;陈堡镇蒋庄村的都天庙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传统庙会的热闹氛围。
据悉,“传统村落过大年”将持续至3月1日。
传统村落年味拉满、吸引一波波游客前来寻觅乡愁的背后,凝结着江苏多年保护利用传统村落的努力。截至目前,江苏已有79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累计公布命名554个省级传统村落和376组传统建筑组群,一大批在地域多样、历史传承和乡土文化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得到了保护。江苏还累计发布8个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建设名单,推动“单个村落保护性开发”进入“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新阶段。(新华日报·交汇点 记者 白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