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南通海门法润民心筑基石 惠企便民显温情
2025-02-07 10:10:1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心怡责编:李诚

  时光铭记坚实步,岁月镌留奋斗痕。2024年,南通市海门区司法局把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总抓手,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便民服务平台打造,推进服务资源均衡发展,法律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公共法律服务可及率指标全部达成

  2024年8月,海门区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召开公共法律服务可及率推进现场会,各镇(街)观摩学习四甲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优秀做法。目前各镇(街)已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贯标要求,各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标准化建设,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规范化运行。

南通海门法润民心筑基石 惠企便民显温情

观摩学习四甲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海门区11家镇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部高标准打造完成。其中新迁悦来、三厂两家中心,高度整合法治资源,涵盖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多项服务职能,实现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运行。同时,发挥村公共法律服务室等平台作用,设立公证、法援、仲裁等协办点,推动服务触角向下延伸。

  2024年,全区共155名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居)民委员会法律顾问,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等各类法律服务上万件(次)。

  “线上+线下”维护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

  海门区根据“法援惠民生,解忧烦薪事”品牌要求,线下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实现法律援助当日申请、当日流转、当日审查。线上推行“法润江海e服务”小程序,指引外地民工使用小程序线上申请,为远在埃及的农民工办理劳务合同纠纷。2024年共成功办结10人以上群体性案件35件,其中50人以上群体案件5件,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挽回损失1280余万元,收到群众锦旗和表扬信15件。

  “援链惠民”获江苏省“法援惠民生”特色品牌

  海门区围绕涉企服务空白点、新增点,布局机器人产业链“链上之家”、新业态“新驿家·货车司机之家”、工业密集型企业“中天钢铁”等法援站点,连点成链,提炼法援特色品牌“援链惠民”。联络点间互联共通,总结工业密集型企业、新业态群体、机器人高科技产业职工间存在的共性问题,共享劳资纠纷、工伤、人损等案件的处理经验。该品牌获江苏省“法援惠民生”特色品牌。

  公证服务护航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海门区积极发挥公证证明、服务、沟通、监督等功能,建立公证与企业无障碍沟通渠道,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加急服务、绿色通道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涉外公证事项提供“公证+认证”一体代办服务,促成全球最大的绿色环保汽车滚装船“礼诺极光”号船比原计划提前两个多月交付,得到挪威礼诺航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的充分认可。

  优化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

  海门区坚持需求导向,针对项目招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欠薪治理等法治需求热点领域,动态设置10个重点民生部门法律服务岗。其中,进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岗在2023年高效保障50亿元上海电气项目快速落地。以该项目为契机,形成“重点园区+专业服务岗”常态化工作模式,服务岗全程参与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海太长江隧道、“东洲英才”项目新材料企业等25个项目提供全流程“伴随式”法律服务,共参与招商引资谈判45余次,保障涉及金额约87亿元的项目成功落地。

南通海门法润民心筑基石 惠企便民显温情

走进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推广宣传扩大公共法律服务影响力

  海门区通过媒体加大对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的宣传力度。2024年全年信息、宣传获省级以上媒体录用47次,其中国家级媒体录用11次。多篇案例被国家级媒体录用,公益门诊交通事故咨询案例、四甲镇为某水果种植项目法治体检案例被媒体采用,不断展示公共法律服务在服务企业和民生需求的重要职能作用,持续扩大公共法律服务知晓率和认可度。(文/图 吴健华 顾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