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借古开新”——刘灿铭书法艺术品鉴活动在苏州举办。展览展出刘灿铭先生书法作品30余幅,彰显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实践,展示了书法艺术的魅力。来自全国的与会书法名家也以展览为契机,就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共同为中国书法的明天群策群力。
嘉宾合影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新”为主题,概括了刘灿铭对于书法艺术创新的理解与追求。所谓“古”,是传统经典及历代书法遗存,包括“二王”经典、新发现的书法文献资源等,从“古”中学,需要通过广泛的练习与融通;所谓“新”,一是有中生有,对传统要有开放的思路和不同的视角,二是新的排列组合,要看到书法元素的可塑性、可变性。在“借古开新”的过程中,“古”是不可或缺的借鉴和源泉,为新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可能性。
四十余年的书法求索之路,让刘灿铭对书法创作感悟良多。他认为,“发现”是当代书法的时代精神关键词,强调在书法学习中要发现传统、发现古人,更要发现自我。刘灿铭以“借古开新”为主要创作方法,通过临写传统经典和新发现的书法资源,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他巧妙地运用新的排列组合,将传统元素与新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创作出既符合传统经典审美,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个人风格。展览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书法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更表达了他对书法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学术讨论会
当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齐聚一堂,在苏州李公堤文创街区明·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当代书法艺术发展学术讨论会。立足新时代,围绕书法传统经典的承续和创新变通的问题,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大家纷纷表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任重道远,要坚持守正创新,专家学者和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要一起共同努力,为当代书法发展贡献力量。
该活动由江苏省艺术评论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苏州市书法家协会、新建元圆融发展、苏州工业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圆融艺术中心、明·美术馆承办。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16日(周一闭馆)。(文/图 苏园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