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熊猫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大赛获奖名单公布。由泰州市龚为文艺人类学工作室摄制的《中华老行当》系列纪录片,获评视频类“非遗影像创作大奖”。

泰州早茶(烫干丝)
龚为是泰州兴化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为研究馆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特聘专家,江苏省青联委员、泰州市政协委员。龚为文艺人类学工作室创作的《中华老行当》,是一部以动态影像为载体、以方言讲述为主要方式的系列纪录片。镜头从河北、陕西、江苏三省起步,最终辐射至广袤九州,以一种近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严谨态度与平等视角,记录了太行山北麓的老豆腐、陕西凤翔的马勺、平遥的金丝技艺、青州佛造像等手艺的流程,这些记录也共同构成了一部民族生动、坚韧的生活史。

泰州早茶(鱼汤面)
“每一次记录都可能是抢救性的文化存档,纪录片的意义是希望引发深刻的现代性反思。”龚为说,希望观众透过镜头,不仅看到匠人用双手理解世界、塑造生活、安顿身心的故事,同时也让大家意识到保护老行当是保护文明基因的多样性,要从深厚的传统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从而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剧变的时代勇猛精进。
“熊猫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大赛由总部位于法国戛纳的世界非遗大会组委会联合国际非遗博览会组委会、国际非遗艺术节组委会以及视觉(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并主办。该赛事每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轮流举办,每届围绕特定主题展开,面向全球征集影像作品。这些作品聚焦世界各国、各民族世代相传、视为文化遗产核心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相关实物、场所、传承人、表演人及展示人的生动影像。(文/图 张慧颖 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