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四川大剧院启幕。同日晚,作为本届艺术节的参演剧目,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顺利完成了角逐中国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文华奖的评审场演出。至此,民族舞剧《红楼梦》已走过41城,上演了396场演出,吸引近60万名观众走进剧场。

谢幕 供图 江苏大剧院
民族舞剧《红楼梦》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学术指导,江苏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民族乐团联合出品,黎星工作室联合制作。这也是民族舞剧《红楼梦》两年内第三次在重庆演出,此番10月15日、10月16日两场演出快速售罄,延续着票房和口碑的佳绩。

现场观众 供图 江苏大剧院
“朋友极力推荐我来看这部舞剧,刚好这次来到家门口演出,我立刻买了票。”在重庆生活的郑先生首次观演,直言感动,“此刻看完全剧,可以说完全达到了朋友给我的预期,极致之美,直击心灵;帧帧如画,幕幕动人。”

演出剧照 供图 江苏大剧院
现场有初次入梦的新朋,也有为“红楼梦”奔赴山城的老友。“这是我第七次观演”,专程从西安赶来的孟女士说,“之所以反复走进剧场、走近‘红楼’,正因为当下能沉潜于心,专注于传统文化的表达以及传承,本身就已弥足珍贵。”
10月15日首场演出开始前,作为参演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联动活动,一场以“生长”为核心主题的交流活动先行开启,民族舞剧《红楼梦》导演黎星、李超与近百名观众畅聊艺术创作。

演出剧照 供图 江苏大剧院
“艺术节重要的是‘艺术’这两个字,我们来了,要做的是尽情享受艺术。”民族舞剧《红楼梦》导演黎星表示,大家因热爱艺术而投身其中,更应该享受艺术本身的乐趣。
民族舞剧《红楼梦》导演李超认为,青年艺术家们用现代审美和表达方式,对经典名著《红楼梦》进行解构和整合,引发了大众的共鸣。
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叶飚荣说:“此次民族舞剧《红楼梦》入围文华奖终评,既是对我们艺术探索的肯定,更是我们不断勇攀艺术高峰的动力。我们期待这部凝聚着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表达的舞剧,在文华奖的舞台上展现江苏‘文艺生产’的创新活力。作为国有文化企业,江苏省文投集团也将一如既往,全力挖掘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推动文化艺术创作生产高质量发展。”(文 何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