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徐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东山派出所的办公室依旧亮着灯。民警马铭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指尖在卷宗上快速翻阅,一行行笔录、一张张照片在他眼前铺展开来——这是他从警以来无数个夜晚的缩影,为了还原真相,他习惯在寂静中追逐那束微弱却坚定的光。
成长之光——实战中淬炼本领
刚入警时,马铭还是个满脸青涩的小伙子。面对复杂案件,他常常不知从何下手。为了尽快成长,他主动跟着经验丰富的前辈跑现场、学办案,把每一次出警、每一次取证都当作磨炼的机会。
入警不久,辖区接连发生车内财物被盗案。接警后,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查,发现车门完好无损,判断嫌疑人可能是通过拉车门作案。然而,案发地多为老旧小区,监控覆盖不全,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世界上没有完美犯罪,再狡猾的嫌疑人,也一定会有破绽。”师父的话让他重新振作。他扩大走访范围,挨家挨户询问居民,同时调取周边所有可用监控,反复甄别画面。终于,在距离案发地200米外的一处监控中,他发现了3名嫌疑人的身影。循线追踪,马铭和同事们成功将他们抓获,为群众挽回上万元损失。
从那以后,无论是深夜翻阅卷宗,还是顶着烈日蹲守,他都全力以赴。对他而言,每一次突破都是一次成长。他学会了在千头万绪的案情中沉下心来,从看似无关的细节中寻找线索,在疑难案件中找到突破口。
智慧之光——迷雾中抽丝剥茧
“每次任务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身上有股年轻人的干劲和冲劲。”提起马铭,教导员李龙超由衷感叹。2023年11月,辖区接到聚众赌博线索。作为主办民警,马铭迅速启动侦查,将线索涉及的村居细致分区、逐一排查。连续数日,他蹲守在可疑场所周边,细致观察人员出入规律和车辆往来情况,逐渐摸清了该赌博窝点的组织架构、人员分工和活动规律。
马铭查看案件现场监控视频
抓捕当晚,他第一个冲进现场。然而,现场并未查获现金,嫌疑人矢口否认赌博行为。面对攻守同盟,马铭没有放弃,而是调取转账记录,通过时间、金额与人员往来的比对,还原资金流转轨迹。在铁证面前,嫌疑人心理防线崩溃,如实供述。最终,两名开设赌场的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拘,案件成功告破。
“每一起案件告破,都是我最高兴的时刻。”这是马铭写在工作笔记扉页上的话,也是他的行动准则。在他看来,侦查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耐心和智慧的较量。
守护之光——行动中传递温暖
在马铭看来,警察不仅要破案,更要守护群众的生活安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反诈宣传,有时还会用通俗幽默的语言,把“防骗秘籍”编成顺口溜,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不熟悉智能手机的居民,他总是耐心地手把手教他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执勤现场
2025年4月21日,东山派出所接到辖区银行报警:一名男子在网上下载了未知的“贫困补助”APP,对方以帮忙办理补助为由,让其转账5万元,怀疑是诈骗。接警后,马铭立即带队赶到现场。经了解,当事人邢大爷是一名环卫工人,因生活拮据误信他人,在手机里下载了多款所谓的“扶贫”软件。
“大爷,这都是骗子的套路,您挣钱不容易,可不能让他们得逞。”马铭耐心劝阻,详细讲解诈骗手法,并帮他卸载可疑软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考虑到老人的经济状况,他还主动查询并写下申请贫困补助的流程,叮嘱他到社区办理。
“警察就是照进这个城市的光,不管照到多黑暗的角落,都改变不了本质……”这是马铭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的台词。从警五年来,马铭先后参与破获各类案件300起,累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00人,帮助群众挽回损失150万元。因表现突出,他先后获评“优秀公务员”三次,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两次。(文/图 邵子卿 刘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