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启东市合作镇,一场由村书记主导的助农直播,不仅成功将本地农产品带到更广阔的市场,更悄然重塑着新时代的干群关系。通过“村书记直播带货”这一创新模式,干部们走下讲台、走进镜头,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搭建起了与群众沟通的新型桥梁。
村书记助农直播
初心与连心:直播间的为民情怀
这一创新实践起源于合作镇强村公司——南通合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运营探索。合作镇镇长蒋涛坦言:“我们想着得让强村公司真正为民办事,至少能帮助一些农民提高收益。”基于这一初心,合作镇8个村的村书记联合组成“合禾文旅”直播团队,尝试通过直播方式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5月份以来,实现线上销售额超10万元,带动线下销售30余万元,累计吸引观看人次逾200万,积累粉丝与客户超5000人。
在合作镇,直播带货不仅仅是一种销售方式,更成为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一次,五星村有位农户家里有500斤番茄滞销,向助农直播间求助。群众的信任,让村支书们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拿到直播间一个小时就卖掉了。”虽然“卖的钱也就三四百块钱”,但村书记们看到的是农户脸上洋溢的笑容。
认同与信任:干群关系的暖心转变
直播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干部形象的重塑。蒋涛观察到这一可喜变化:“原来一些村民都不知道村书记长什么样子,现在直播次数多了,他们都认得各个村的书记了。”这种认同感和熟悉度,极大改善了基层工作氛围。曹家镇村村支书陈丽丝对此深有感触:“直播间成为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的新窗口,我们通过询问‘家里有没有要卖的农产品’,自然而然地打开了与村民交流的话匣子。”
面对蟠龙村120亩包菜滞销、种植户无力支付土地租金的紧急情况,直播团队迅速行动,联合网红开展助农专场,单场成交近800单。这场危机应对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更展现了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村书记们不再是远在办公室的“领导”,而是与群众并肩作战的“战友”。
机制与长效:服务群众的持续探索
合作镇正在将直播助农中形成的良好干群关系转化为长效机制。受益农户朱泉宇表示,自与助农直播合作以来,家庭农场的大米销量从淡季每月500袋增至2000袋,品牌影响力和销路双双提升。
未来,合作镇计划进一步规范强村公司运营、农产品采购、销售服务与直播流程,并积极探索与市场监管部门合作,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同时,通过推广文旅项目、支持青年返乡创业,持续扩大平台影响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助农品牌。
合作镇以“村书记直播”这一小切口,不仅做活了乡村振兴大文章,更探索出了新时代密切干群关系的新路径。当干部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当服务真正落到实处,乡村振兴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文/图 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