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统筹及制作:顾红艳 陈超然
国际在线江苏报道(记者 杨心怡):8月2日,当“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的舞台灯光再次亮起,一些熟悉的身影重返赛场——白昀、王照涵、James……这些“二刷”选手带着去年的记忆与收获,以更从容的姿态拥抱新的挑战。
白昀回忆道:“去年初到大报恩寺时,我带着满满的探索欲,眼前的一切都是新鲜又陌生的。”而今年,作为“过来人”的她,期待带着去年积累的经验与想法,投身于这场既熟悉又全新的大赛。
谈及今年“一城·一塔·一河”的主题,白昀与团队将创作核心锁定在“记忆”二字。在他们看来,历史建筑本身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而人们在观览过程中,也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回忆。
对白昀而言,大报恩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珍藏着自己去年参赛的点滴。因此,她和团队计划围绕“打捞历史的记忆,创造自己的回忆”展开创作,让历史的沉淀与当下的体验在作品中碰撞交融。
来自布里斯托的James也期待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突破成长。回顾去年的比赛,James印象深刻的是制作原型装置的紧张节奏——短时间内构思并完成原型,对团队是不小的考验。
今年,他期待借助更长的创作时间,交付更完善的原型和更完整的项目。同时,他也希望凭借去年积累的技能,成为团队中更得力的一员,在这两周里贡献更多力量,向着“更优秀的创意技术专家”目标迈进,而这也是他博士毕业后想深耕的方向。
“今年的主题更宽泛,探索空间也更大。”对于大赛主题,James感触颇深,他们团队希望能找到城市、塔与河之间的交集。此外,这个主题还让他有机会能更多地接触南京,从而为拟议原型中的建模和交互内容提供创意源泉。
再次站上创客大赛的舞台,白昀和James都带着对创作的热忱与对成长的渴望。他们的“返场心声”里,有对过往的总结,更有对未来的期许。而这些期待,会与“一城·一塔·一河”主题碰撞怎样的创意火花?8月14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