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跟着新书去旅行”——骁骑校《下一站,彭城广场》读者见面会在徐州市回龙窝举行。活动由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徐州市文联主办,作家骁骑校、网络作家代表、书友代表100余人参加。
在网络文学界被称为“大神”级作家的骁骑校是徐州人,本名刘晔,作品曾获紫金山文学奖、茅盾新人奖等大奖。这部被作者称为“散文诗化”的网络小说,于上月在北京召开的作品研讨会上受到业界好评。
现场交流
《下一站,彭城广场》小说以 “穿越” 为核心叙事手法,在三重时空中呈现历史与现实碰撞中的徐州故事。骁骑校介绍,自己在徐州生活、工作30多年。作为徐州人,一直觉得 “欠家乡一本书”,于是萌发了《下一站,彭城广场》的创作想法。“当我在彭城广场下面的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参观,看到明末徐州城的北门大街、铁匠铺和豆腐坊遗址时,脑海中自然孕育出这个故事。”
骁骑校2023年春天深入徐州地铁彭城广场站体验生活数月,与地铁员工共同工作,并在图书馆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将丰富的徐州生活和历史细节融入书中。全书通过51章29万字穿梭于古今,描写一群小人物的挣扎与寻觅,通过充满市井烟火气的书写,展现古彭城、今徐州的历史风貌和文旅资源。骁骑校坦言:“这部小说看似与地铁相关,但实际上讲的是一个群像、一座城的故事、一部徐州传,表现徐州人的精神内涵。”
徐州市文联副主席沈士峰评价称,徐州有5000年文明史和2600年建城史,《下一站,彭城广场》将精彩故事置于流动的历史长河中,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生动刻画了徐州人的忠贞勇敢、天下为先、有情有义。
《下一站,彭城广场》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推介徐州的文化名片。
在故事情节中,彭城七里沿线的文庙、大同街、快哉亭、回龙窝、户部山、云龙山等重要地标频繁出现,多视角展现徐州的人文底蕴和城市发展,与徐州正在实施的彭城七里城市更新项目的文化内涵相呼应。
小说大量运用了 “办肆”“管乎” 等徐州方言词汇,许多故事情节在街头巷尾的小饭馆中展开,巧妙融入徐州烧烤、地锅鸡、蒜爆鱼、烙馍卷馓子等特色美食,烟火气的描写令人垂涎。
以高流量的网络文学代言城市文旅,《下一站,彭城广场》的出版对徐州而言恰逢其时。活动中,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聘任骁骑校为 “徐州文旅推介官”。该局还现场推介了彭城七里旅游精品路线,邀请书友在徐州绵延千年的城市中轴线上开启浪漫的Citywalk。(文/图 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