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沪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丁可:绽放在火山脚下的法治之花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25 14:07:25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2024年5月,江苏苏沪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王丁可看到《司法部青年律师西部支援计划》后,写在申请书中的第一句话。

  2024年8月,经过层层选拔,26岁王丁可成为江苏省选派的30名青年律师之一,来到了坐落在活火山群脚下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司法所,在这片广袤的北疆大地上,开启了为期一年、意义非凡的法律援助征程。

  “我选择来到这里,是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公平与正义。”王丁可眼神坚定地说道。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2

王丁可律师开展普法宣传

  千里援蒙 勇敢面对挑战

  《司法部青年律师西部支援计划》出台后,王丁可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在她看来,这不仅是一次对个人能力的挑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从江苏到内蒙古,跨越千里,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对王丁可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刚到乌兰哈达,干燥的气候、饮食的不同,王丁可身体出现了不适,在这些困难面前,她没有退缩,迅速调整状态,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法律人员缺乏,政府和居民大部分的法律问题都会找王丁可解答,这对王丁可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她没有畏惧,积极想方设法,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法律援助 传递公平正义

  王某驾车前往姨妈家参加喜宴,途中因超车发生交通事故,王某双亲不幸离世,王某本人及其姥爷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王某二十岁出头,刚工作两年,倘若对其起诉,追究刑事责任,既不利于教育改造,也会给他今后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且他还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妹妹需要他抚养照顾,王某本身在事故中失去了双亲,非常悲痛,事后也积极悔罪,取得了家属等人的谅解书。综合以上情况,王丁可律师依法与公安、检察院再三研究讨论,最后为王某争取到了相对不起诉的决定,让王某可以好好工作,照顾妹妹,回报社会。

  援蒙以来,王丁可律师办公室每天都会有操着一口地道“乡音”的村民上门咨询,有的问草场界限问题,有的了解生畜死亡保险问题,她都不厌其烦一一解答,直到群众听懂弄明白了为止。她还经常深入社区、乡村,为那些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

  法治宣传 播撒法治种子

  3月8日,王丁可律师来到北道口社区,以“以法之名,致敬‘她’的时代”为主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综合案例,详细解读妇女在婚姻、家庭、职场和社会生活中应享有的权利和遭受侵害时的维权途径。

  “要做到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离不开法治宣传教育。”这是王丁可律师常说的一句话。

  为了提高当地居民的法律意识,王丁可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她深入学校、社区、企业,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法律咨询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通过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王丁可在当地播撒下了法治的种子,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法律、尊重法律、运用法律。

  法治建设 贡献专业力量

  在乌兰哈达司法所工作期间,王丁可积极参与当地的法治化建设。她协助司法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她还为当地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为政府依法行政保驾护航。

  在参与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服务驿站项目时,王丁可仔细审查项目合同,发现其中存在一些法律风险和漏洞。她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修改建议,并详细阐述了可能存在的法律后果。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采纳了她的建议,对合同进行了修改完善,有效防范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在乌兰哈达司法所以来开展西部援助以来,王丁可在法律援助、矛盾调解、法治宣传、法治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青年律师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绽放在北疆大地的一朵法治之花。正如她自己所说:“在这里的每一分努力,都让我感到无比充实和满足。我希望能留下更多法治的印记,让这片土地更加美好。”(文/图 程遥)

编辑:高一芳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