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与江苏省镇江监狱联合开展法治阳光暖高墙,重塑新生向未来——“黄丝带”送法治文艺演出进高墙活动。法治文艺演出进高墙,是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的一项举措,通过艺术形式深化服刑人员法治教育,以文艺形式传递法治精神,引导其反思过错,重塑价值观,同时通过亲情感召等方式激发其回归社会的信心,实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矫治。
近年来,海陵区司法局联合民盟海陵区基层委员会持续推动“黄丝带帮教”行动走深走实,打造“送法进大墙”、集体授课、技能培训、心理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从精神、文化、道德、法律等维度,助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后续照管对象等特殊群体重塑新生、顺利回归社会。
一是多元协同参与,助力社区矫正治理。海陵区司法局以“黄丝带帮教·凤城同心”品牌为抓手,创新“1+3+N”帮教机制(1个“黄丝带”帮教团、3方联动、N支队伍),联合社区、爱心企业共建帮教阵地。民盟“黄丝带帮教”讲师团先后为3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举办了专题讲座,涵盖急救知识、中国画欣赏、心理辅导、汽车维修技能等内容,进一步提升特殊人群的自我价值感。打造“心途阳光”心理矫正项目,针对社区矫正对象、重点人员家庭监督人、社区矫正工作者心理矫治三方赋能,开展“向阳行”系列活动,重点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心理状态,助力特殊人群顺利回归社会,目前三类人员家庭关系修复率达70%,社会融入度显著提升。
二是开展监地共建,延伸安置帮教路径。海陵区司法局联合民盟海陵区基层委员会赴句容监狱共建“黄丝带帮教”基地,提升服刑人员改造质量。联合市、区两级民盟共赴南通女子监狱开展“黄丝带·送法进大墙”道德讲堂,通过文艺形式输送法治力量,激发其早日回归社会的决心。邀请心理学专家深入狱内,研究高墙内服刑人员心理状态,为针对性破解刑释人员心理困境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组织民盟盟员捐资捐物帮扶困难群体,累计募集善款1万余元。截至目前,组织开展个体心理测试和团体咨询100余人次,举办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6场次。
三是完善支持网络,提升后续照管质效。海陵区司法局建立后续照管对象创业孵化基地,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公益投入”双驱动模式,优化“黄丝带帮教”行动覆盖面;实施“解矫后三年护航计划”,建立包含心理医生、职业导师等的跟踪服务小组;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对象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助老服务等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寻找人生价值;针对未成年子女开展“护苗行动”,2024年为46个家庭提供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30余人次,成功帮扶13名特殊群体人员创(就)业。
下一步,海陵区司法局将携手民盟进一步拓宽帮教载体,推动“黄丝带帮教”行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结合法治理念,探索多种模式,扩大覆盖人群,深化帮教成效,建立健全帮教工作长效机制,为助力特殊群体实现社会融入贡献司法行政力量。(文 姚年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