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无锡:逐“绿”向前行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2024-12-27 09:53:47来源:新华日报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原标题:逐“绿”向前行,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无锡:逐“绿”向前行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长广溪湿地公园 王佳珺 摄

无锡:逐“绿”向前行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太湖红沙湾 王佳珺 摄

无锡:逐“绿”向前行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滨河新城创新公园航天元素活力满满 敖翔 摄

无锡:逐“绿”向前行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运河边的游园 (无锡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无锡:逐“绿”向前行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太湖贡湖湾湿地 王佳珺 摄

无锡:逐“绿”向前行 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太湖鼋头渚仙岛码头 陆建华 摄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太湖的秀丽风光曾让不少文人骚客留下墨宝,湖畔石碑上那句“无锡充满温情和水”,又寄托了多少宾客的“诗与远方”。

  十年来,无锡,这座北依长江、南滨太湖的江南水乡唱响“生态美、发展兴”绿色发展旋律:从太湖安澜治理到打造“最干净城市”,再到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无锡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高位统筹,守护天蓝水清生态城

  今秋,荇菜花盛放太湖的美景火爆出圈,簇簇金黄色荇菜花竞相绽放,与蓝天、碧水、芦苇相映成趣,引来众多水鸟翩飞其间,也吸引众多游客前往邂逅这一《诗经》中的浪漫景象。

  小小荇菜,也被誉为生态的“水镜草”,体现出太湖治理成果。作为太湖治理的“主战场”,2007年以来,无锡累计投入治太资金1250亿元,实施7200余项重点工程。2023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和藻情均创下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总磷浓度较2007年下降53%,太湖被生态环境部评为“良好”湖泊。据悉,到2024年太湖已连续17年实现安全度夏,无锡水域更是有望达到全年Ⅲ类水质。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近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连续9年将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作为新春开年第一个全局性会议,连续7年将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努力实现产业经济与生态环保同频共振。

  时值凛冬,江阴滨江公园仍旧斑斓如画,江岸线与天际线共同勾勒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曾几何时,这里还是废弃的码头和船厂。无锡在守护太湖安澜的同时,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遵循“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战略,江阴主城区30公里寸土寸金的生产岸线全部变为生态岸线,8公里沿江公园、10公里锡澄运河公园组成的“一江一河”城市生态T台,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走进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大片的草坪宛如一块柔软的地毯铺展开来,优美的湿地保护滨水景观让城市与公园浑然一体。居民们“坐”享悠闲时光,实现从“观水”到“亲水”,由“美丽”向“幸福”的生活品质提升。

  “有山有水,让人心旷神怡。”周末时,无锡市民刘女士一家人常来此享受冬日暖阳,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疗愈力量。在无锡,随着城市绿色空间不断拓展,市民可享的“绿色福利”也越来越多。

  据介绍,当前,无锡市正积极推进生态岛试点项目建设。其中,宜兴市龙池山生态岛项目总体工程进度完成70%、滨湖区长广溪生态岛试验区总体工程项目进度完成30%。数据显示,无锡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962年的1.7平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15.28平方米。

  抬头望,蓝天白云“有颜值”;漫步时,无边光景“满目新”。无锡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近5年累计实施“水气土”治理工程任务近4.7万项;扎实推进长江、太湖排污口“查、测、溯、治”,推进全域美丽河湖行动和“两河”整治提升等一号工程;开展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整治,2023年京杭运河无锡段水质全线达到Ⅲ类。

  高标推进,“净”绘宜居宜业幸福景

  在无锡现代化建设中,“环境美”的持续进行,正化作以人为本、惬意生活的一个个宜居新场景,“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城市品牌日益彰显。

  近年来,无锡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苦练城市管理“精微绣”功夫,推进城市空间全要素、高品质更新提升,将一处处昔日“被遗忘的角落”打造成居民休闲游憩、体育健身、文娱交流的“金角银边”,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

  截至目前,无锡全市共更新了600余条背街小巷,打造了宜兴市古南街、梁溪区崇宁弄、锡山区柏庄街等一批既环境优美又留下乡愁记忆的街巷里弄。同时,无锡大力推进城市和农村“厕所革命”,累计新改建城市公厕778座,全市二类及以上环卫公厕比例达到95%,新改建农村厕所1199座,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座三类及以上水冲式厕所。

  无锡锡东八佰伴综合体餐饮中心建成“绿岛”后,58个油烟排放口排出的大气污染物被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最大程度降低油烟污染,为商户“抱团”解决了治污难题。

  在打造“最干净城市”的过程中,无锡注重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餐饮油烟整治、建设工程文明施工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打好城市保洁“升级战”、工地扬尘“持久战”、裸土治理“歼灭战”,建立完善的城市保洁和扬尘治理体系,实施高标准常态化保洁工作,并优化高架和高速出入口保洁作业模式,让市民畅享“无锡蓝”。此外,无锡还积极推进环卫一体化改革,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全覆盖和无缝衔接。

  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圈粉”更多国际客。无锡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着力优化创新创业场景、构筑高端人才场域。围绕无锡马拉松、亚洲体育舞蹈节、世界青年花样滑冰大奖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无锡网球公开赛等重大赛事,打造赛前、赛后全过程“最干净赛事”。据统计,2024年已有近2500名海外运动员来锡参加各类高等级赛事,陪伴前来的亲朋好友在2000人左右。

  2024年是无锡实施打造“最干净城市”行动计划的第三年,计划中明确“环境面貌治脏、基础设施除旧、市容秩序治乱、生态环境治污、绿化景观美化”五个方面工作任务,并开拓性构建包含清洁、有序、减污、无废4大类62个单项测评指标、20个特色指标的测评体系,形成打造“最干净城市”的整体框架。据统计,目前全市共动态优化185个共性指标和96个特色指标,构建完善了302.1万项底册清单和责任清单,指标任务完成率接近95%,群众满意度达92%。

  高效转型,夯实绿色低碳发展底色

  12月18日在无锡举行的第十六届无锡国际新能源展览会开幕式上,一组数据十分吸睛:2024年1—10月,无锡市新能源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914.7亿元、营收1489.3亿元,预计全年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024年,无锡入选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无锡致力于推进产业、能源等重点领域、环太湖重点区域减污降碳协同任务,全面提升生态“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锡经验”。

  近年来,无锡累计取缔“散乱污”企业(作坊)1万余家,关停化工企业3000余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41.4%和52.3%,智能制造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前列。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提升了无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上,无锡注重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引进和培育绿色低碳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江阴兴澄特钢作为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通过建设数智中心,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运营。该企业还投资约30亿元完成超低排放全流程改造,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幅度分别达18.9%、62.2%、58.3%。

  推进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无锡同样不遗余力,逐步构建起多元化、清洁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无锡还建成一批绿色低碳园区和绿色低碳生活案例,为全市各行各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实践范本。

  近年来,无锡先后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办法、修订生态补偿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全省首个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为无锡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如今的无锡,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无锡的“绿色转型”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反而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数据显示,在全市经济总量连跨4个千亿元台阶的同时,无锡单位GDP能耗下降17%、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8.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

  斗转星移,功不唐捐。十年间,无锡一路向绿,摘下一枚枚沉甸甸的“勋章”:2017年荣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2年成为全省唯一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全覆盖设区市,2024年入选上年度全国31个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无锡正以更加璀璨的“太湖明珠”形象,持续优化绿色发展空间、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的生态答卷在太湖之畔铺展。(新华日报 记者 俞圣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