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江苏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检察职能 提升民生“温度”
2024-12-02 16:39:2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是2024年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的一项工作,是检察机关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有力举措。11月28日至11月29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组织新闻媒体记者赴南京市、常州市、泰州市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集中采访活动,进一步了解江苏检察机关从法治上着力,充分履行检察职能,高质效办好每一件涉民生案件,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充分反映检察机关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紧紧抓住检察环节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优做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检察举措。

  回应民生关切,强化特定群体权益保护

  检察机关聚焦特定群体权益保护,关爱劳动者,关注“一老一小”,帮助困境人群,通过用心办好每个“小案”,解决弱势群体的“烦心事揪心事”,将检察为民的初心使命根植于每一个细微之处,实现司法温度与民生关怀的深度融合。泰州姜堰区检察院开展“事实孤老”专项监督,推动民政等部门建立保障机制,帮助12名困境老人纳入社会救助,检察建议获省法治办和省检察院联合表扬。

  针对因病、因案致困人员及时开展司法救助,全省检察机关给予救助3757人,发放救助金4342 余万元。其中救助困难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2081人,发放救助金2486.34万元。省检察院申报的“健全检察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被确定为2024年度全省政法惠民十件实事之一,通过该机制移送社会救助350件,救助率达100%。

  坚持精准监督,解决重点领域难题

  金融、社保、“三农”、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领域的权益维护和公益保护,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也是检察机关“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的重点。检察机关通过延伸办案,纵向打出“组合拳”,横向推进“一盘棋”,内外助力“大合唱”,依法秉公办案同时,将实质性化解矛盾贯穿办案始终,构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行刑衔接治理机制,切实保障人民利益。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等案件461件,有效打击了地下钱庄等金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助推金融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扬州市检察院在办理网络套路贷案件时,发现某借贷APP存在监督漏洞,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金融活动规范开展。

  全省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行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3件,督促提升改造质量不合格的高标准农田面积20768亩。泰州市检察院办理夏某某诉某镇政府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行政监督案,推动政府拨款1190万元对耕地复垦。

  紧盯突出问题,推动社会治理

  伪劣商品、食药安全、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电信网络诈骗作为此次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的民生突出问题,江苏检察机关坚持个案精办的同时,着力强化类案监督和源头治理,不断织密民生商品“质量网”、筑牢个人信息“安全堤”、构筑反诈“防火墙”,为老百姓衣食住行放心舒心,隐私保护安心省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2024年省检察院部署开展“检护质量安全2024”专项行动,加大对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的食药安全问题加大监督力度,截至9月,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领域犯罪起诉373件834人,其中起诉涉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犯罪案件起诉293件655人。

  全省检察机关始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此次专项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截至9月,全省检察机关围绕“检护民生”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省、设区市院分别部署开展各类专项活动12项、101项,与有关部门(单位)会签文件63件;入选最高检及国家有关部门(单位)评选的典型案例35件,入选省委政法委、省院及有关部门(单位)评选的典型案例115件;建设“检护民生”相关数字检察模型65个,其中20个已上架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

  全省检察机关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把重点人群的权益维护、重点领域的检察监督、涉民生领域公益的司法保障作为“检护民生”的重心,高质效办理了一大批涉民生案件,以一件件案件的办理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文 朱远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