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与新时代交融共鸣 南通通州刘桥打造文化“靓”镇
2024-06-19 13:48:1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近日,在2024长三角濠河龙舟邀请赛上,南通通州刘桥龙舟俱乐部与来自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选手一较高下,获得环濠河五公里追逐赛公开组(22人龙舟)第一名。俱乐部董事长吴振新说:“我们龙舟俱乐部只是刘桥的一张名片,在刘桥,张张名片都拿得出手。”

与新时代交融共鸣 南通通州刘桥打造文化“靓”镇_fororder_图片1

赛龙舟

  刘桥镇在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样建设乡村”过程中,探索乡村振兴的文化模式,不仅孕育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组织,而且以活动提升文化活跃力,建设特色文化团体,推动乡村文化与新时代共鸣。

与新时代交融共鸣 南通通州刘桥打造文化“靓”镇_fororder_图片2

风筝节

  用活动打好“地方特色牌”

  “我从刘桥镇第三届风筝节就参加了,此后一届不落,次次都来。”钱海兵是刘桥的风筝制扎传承人,从事哨口制作已经有二十多年。

  刘桥是全国闻名的哨口板鹞之乡,为了擦亮这张“金名片”,刘桥镇在1997年举办了首届风筝节。此后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全国各地的风筝爱好者和民间艺人们都会来到刘桥,以筝会友。刘桥镇党委书记钱亮表示:“每年我们都不断丰富风筝节内涵,2024年我们就举办了非遗产品展销、农文旅产业展示等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能增效。”

与新时代交融共鸣 南通通州刘桥打造文化“靓”镇_fororder_图片3

乡村迷你跑活动

  为达到“以文化促文明”的良好效果,每年刘桥镇都要围绕全民健身、传统节日等主题开展一千余场活动,以“村村有好戏”的具象感召凝聚人心。4月18日,刘桥镇首届乡村迷你跑活动在徐园村成功举办,迷你跑赛道沿途有采摘园、亲水平台、村史馆等景点,300多名参赛者在奔跑中既能体验运动的快乐,又能沉浸式感受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创新拓展了“体育+乡村振兴”新模式,在全区引发了“村马”热潮。

与新时代交融共鸣 南通通州刘桥打造文化“靓”镇_fororder_图片4

比赛奖杯

  用引导发展“民间小百花”

  刘桥龙舟俱乐部在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从原来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0个人,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龙舟俱乐部多次参加比赛。2024年这支队伍连续夺得省级以上大赛三个冠军、一个亚军。

  在刘桥活跃着楹联、板鹞、书法等众多民间文化团体,刘桥通过引导发挥他们的力量,激活乡村文化振兴“一池春水”。刘桥镇风筝协会目前有注册会员174人,会长施顾华表示:“协会经常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推动风筝文化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从而传承好板鹞这一国家级非遗的保护项目。”

与新时代交融共鸣 南通通州刘桥打造文化“靓”镇_fororder_图片5

公益活动

  近五年来,刘桥镇挖掘、培育民间文艺骨干队伍16支,创作作品3次获得通州区“柳敬亭奖”文学艺术创作大赛二等奖。同时,申报板鹞风筝、浆糟酒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组织开展现代剪纸作品展巡展等活动近10场,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的多样性。

  用阵地办好“文化会客厅”

  投入近80万元的刘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于7月建成,该所工作人员金晓露介绍:“实践所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里面设有农家书屋、妇儿微家、‘筝刘’工作室等,将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此外,刘桥还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个、实践点26个、共建单位8家,组成了刘桥的文明阵地、精神家园,以“1+12+N”的聚合效应推动文化活动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刘桥社区以文贤园为主要阵地延伸出亲子采摘园、楹联馆、闻桥艺术中心等多元化文化点位,2024年来已开展活动12场。新中村农耕文化园将农耕文化与农耕体验相结合,推出共享菜园认养计划。此外,园区内手工制作的稻草迷宫、秸秆花灯等作品,将秸秆变废为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秸秆文化”。在刘桥镇的“文化会客厅”里,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树正气的活动正在蓬勃开展,与群众共鸣,与时代交融。(文/图 郭振军 陈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