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钟山十八景——中国画名家写生创作展在明孝陵博物馆开幕
2024-06-07 16:54:0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山陵园管理局、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主办,明孝陵博物馆、江苏省中国画学会钟山风景区写生交流基地承办的“钟山十八景——中国画名家写生创作展”,于6月7日在南京明孝陵博物馆正式开幕。

钟山十八景——中国画名家写生创作展在明孝陵博物馆开幕_fororder_640 (1)

展览揭幕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钟鸣鼎盛之城。“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钟山,自古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山,为南京众山之宗,这里风景优美、陵谷深秀、名胜汇聚、古迹繁多,是“古都金陵”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新时代钟山融合“雄山、秀水、古城、伟陵”为一体,是南京这座现代化大都市难得的生态宝地、文化高地和旅游胜地。

  中山陵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汪东明指出,自古许多绘画高手取材于南京的秀美山川、名胜古迹。2023年,为进一步展示钟山近年来生态、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的新成效、新风貌,打造对外宣传和文化传播品牌IP,面向社会开启“新时代钟山十八景”征集评选活动,受到广泛关注。活动共收到景名6200多个,从梅花山灿若云霞的“香雪海”,到音乐台的紫藤长廊、明孝陵的蔷薇花墙,再到紫霞湖的粼粼波光、燕雀湖的“莫奈花园”,都被采撷亮点,融入景名创意之中。综合网络排名和专家评审意见,遴选出十八处集中彰显钟山之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并命名,成为“新时代钟山十八景”。

钟山十八景——中国画名家写生创作展在明孝陵博物馆开幕_fororder_640 (3)

展厅现场

  2024年3月1日,“江苏省中国画学会钟山风景区写生交流基地”落户钟山文学馆,拉开了景区和学会深度合作的序幕。5月,明孝陵博物馆特邀学会的18位艺术大家,深入钟山,用心感受、用情描绘,聚焦“新时代钟山十八景”,用手中之笔将钟山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以中国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艺术家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品构图精丽、气象宏阔,为钟山写照,为山水传神,无不充满着勃勃生气。此次展览将两套“十八景”共36幅写生力作荟萃一堂,带领大家走进中国画中的钟山,通过氤氲水墨感受传统文化和巍巍钟山的独特魅力。举办此次展览,艺术家们对钟山胜景和历史文脉的深情致敬,是对中国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发扬,更是以丹青墨笔讴歌新时代的璀璨华章。

  策展人翟优介绍展览情况时表示,这是一次坚持“守正创新”的中国画学术活动,坚持学会“弘道养正、承古开今”的宗旨,用艺术的形式表现新时代的钟山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这是一次用国粹艺术打造钟山十八景文化地标,讲好钟山故事的创新创意活动,十八位艺术家是江苏画坛中坚力量,大家风格各异,但异曲同工,都充展现了大美钟山的风貌,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活动。

钟山十八景——中国画名家写生创作展在明孝陵博物馆开幕_fororder_640 (2)

嘉宾观展中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韩显红表示:“今天的展览是一个写生创作展,高云会长以及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对这个展览高度重视。一是因为这是一个命题展览,创作难度较大;二是因为从古到今画南京二十四景的名作很多,难于超越;三是作品要求尺寸不大,难于表现,达不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尽管如此,学会艺术家还是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体现出了高超的水平。江苏省中国画学会成立十年来,在会长高云带领下,团结奋进,行稳致远,始终牢记办会初心,坚持一手抓学术研究,一手抓精品创作,特别重视为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努力打造“文脉与心迹”的品牌建设,扎实践行“笔墨当随人”的时代要求,以更高的要求,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推进,为江苏中国画创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钟山十八景——中国画名家写生创作展在明孝陵博物馆开幕_fororder_640

开幕式现场

  “在短短20天时间里,参展画家凭着各自的经验和创作能力,完成了一次新的创作实践和体验。我们作品的展示,既是呈现也是求教各方,钟山风景区是一个美丽多姿,生机勃发,人文厚积之地,而‘十八景’的风貌与内在的人文品质,给予我们精神加持,让我们以笔墨丹青表达时光的记忆和自然的留存。每一幅作品,都是我们画家各自不同的视角和语言风格的真情呈现。”画家代表包信源在现场发表了创作心得。(江苏省中国画学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