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芳草如茵,绿树掩映,彩虹步道、亲水平台等点缀其中,引来游人如织;抬头,成群结队的鸟儿们在天空中飞翔……5月29日,“一江清水万重山”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宜兴,来自全国的数十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深入宜兴沿太湖湿地群、南溪河等地,探索太湖蝶变背后的宜兴实践。
从空中俯瞰太湖宜兴段,太湖大堤内侧新建成的10个湿地,串珠成链,好似一条“绿腰带”,形成一个天然滤芯,守护着太湖水。
江河交汇、湖湾密布。位于太湖上游的宜兴,拥有48公里沿湖岸线,全省15条主要入湖河道中有9条在宜兴,70%的上游水量流经宜兴进入太湖,这里承载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想象,也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
近年来,宜兴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开展太湖治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把脉问诊,制定“一圈一带一区”水生态建设规划,探索了一条“科学治太”“系统治太”的新路径。
宜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孙列锋介绍,作为“一圈一带一区”水生态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太湖西部生态缓冲区”建设,旨在通过对沿太湖荡、库进行生态化改造,在太湖大堤内侧建设生态河岸、生态涵养观光湖等过渡地带,实现消纳、降解和净化环境污染功能。
如今的太湖岸线,从周铁镇到丁蜀镇,宜兴在林庄港、朱渎港、双桥港等10处布置生态湿地,总投资约1.23亿元,总生态清淤约42.3万方,污水处理约61.8万方,总处理面积约51.1万平方米。
“这些湿地就像是巨大的生态滤芯,周边入湖河道的水在进入太湖前,将通过逐级净化达标后再进入太湖。”在双桥港湿地现场,宜兴市公用环保集团工作人员徐志浩介绍,宜兴在湿地打造过程中,还采用了水系构建、生境营造、湿地动植物恢复等措施,构建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不仅让太湖湿地的自然美景得以重现,还在控磷降氮方面发挥着强大的功能。
在太湖下游湿地群串珠成链的同时,上游西氿河岸的南溪河流域生态缓冲湿地项目主体也在2023年底迎来了完工。该项目是“太湖入湖生态过渡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下森林”建设,涵养净化上游来水,不仅大幅削减了渔业尾水污染,还能每天为下游河湖提供15万方清洁水源,大幅优化了太湖生态安全屏障。目前宜兴已在西氿、东氿、团氿等水域试点种植“水下森林”9000余亩,水体自净能力不断提升。到2025年底,预计建成“水下森林”面积超30000亩。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近年来,太湖宜兴段水域水质不断攀升,指标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藻情达到2007年以来最轻;流域重点断面优Ⅲ比例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总磷浓度每年下降10%。
“成绩”再度刷新,太湖治理仍没有丝毫松懈。眼下,在太湖宜兴段,新一轮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正在展开,生态清淤、美丽河湖建设等182个水环境治理项目加快推进。(“一江清水万重山”网络主题活动联合报道组 记者 王正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